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密斯大街旁的艳遇

(2010-04-29 14:51:35)
标签:

杂谈

分类: fashion时尚
伦敦租的房子原本上机前就要退了。我很强的,一向是在武夷山脚下住了16年,没去过武夷山。在上海也住了快16年了,没学过上海话。所以,在海德公园旁住了3个月,没进去好好观光,也不奇怪。因为伦敦最著名的大街是OXFORD STREET,所以,逛完就下定论,伦敦太没可逛的了。就跟去上海南京路走一圈就下定论上海也蛮土的一样。哈哈哈。
 
我现在是病人,三餐要人照顾护理,为了方便起见,还是决定直接搬朋友家住去得了。免得人家跑来跑去的到一个不熟悉的区域照顾我。再说,朋友是我刚来伦敦的邻居,我其实还满喜欢伦敦西南的,于是,叫了车,拿上22日就收好的行李,司机路不熟,跟着GPS,于是,我偶遇了SMITH STREET,SW3。也许,让我惊艳的那条路并不叫这个名字。只是,我忙着看那些精美的橱窗,忘了看路名,等想看的时候,在一条支路的路标上看到了这行,我确定认得的路名。
 
出租车司机很风趣,窗外风和日丽,谁说伦敦的天气无法忍受来着,自我到伦敦,从没这么觉得过。这条街太棒了,光是看橱窗和建筑外立面装饰和店招,就让恨不得跳下车来好好逛逛。一见钟情,是了,上海的某些店还不错,但肯定不在南京路上,但象这么长的一段路,每家店---咖啡馆,家具店,时装店,文具店,都那么漂亮的,我觉得还想不大起来。路很窄,像茂名路陕西路,建筑多是一两层的,两边店的品味却远远超过了泰康路,长乐路,没看到什么大牌的LOGO,但家家店的橱窗都时尚风雅,品位不凡。如果,不是这次的偶然,我想,可能我根本不知道,西南区居然藏着这么值得逛的地方。
 
决定伤好了,能下地跑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哪里逛逛。
 
突然想起阳朔西街的水果酸奶。想起了宁锐小朋友和他老婆的欧洲自驾行。然后觉得如果在伦敦买房,我要买在这里。然后觉得在欧洲久居的话,我一定要买辆车才行。乱七八糟的思绪延展开来。总结一句,伦敦,不管我还读不读那个硕士了,我都一定会再来,好好的一条巷子一栋建筑的细细品过去。
 
这次来英国,因为各种不适应和冲击,一直沉浸在学习和文化思考中,没怎么顾得上旅行。但仅仅是上次的约克之旅,和出租车随便转过那个街角,都能遇见美丽到不行且很有年头的建筑,总让你叹息不止的博物馆,我就隐隐觉得,欧洲之美,绝对值得一而再的反复品味。
 
正如,我生活在上海却一直不是太喜欢上海,真正对上海有归属感也是到了上海8年之后的事。而真正开始觉得自己其实已经很上海,居然是去到国外的时候,我发现我听不得外国人说上海的不好。伦敦福建人很多,但我很显然一点也不福建。离开将近20年了,现在的我持上海护照,熟悉上海,家在上海,亲人朋友大多都在上海,我的事业,爱情,故事也都大多发生在上海。到了伦敦,我才深刻觉悟,不管我怎么评价上海,上海人,我其实都已经是其中的一份子了。
 
相比之下,仅仅3个月,我已经确定我开始喜欢英国,喜欢伦敦,还没离开,就已经开始想念。是的,伦敦自有伦敦的厚重,优雅。如果把上海比喻成一个张扬而花枝招展的新秀,那么伦敦更像一个庄重而略带倨傲的贵妇。初看不过如此,却在越来越多的细节上,让你慢慢品出了他的雍容底蕴和大家风范。相对来讲,上海的确更势利浅薄和小家碧玉一些。虽然我是那种偏激兮兮的绝对爱国的热血青年。生平最讨厌什么都外国的好的那种洋奴型人。但我仍的承认,伦敦,英国人,他们的原则,修养,严谨,诚实,和对科学文化历史的尊重保护态度。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
 
Grac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