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品牌,最难的是思考推动“又敬又爱”的创意。
-----创意,让人惊艳不难;
-----创意,让人尊敬很难。(尤其是同行的尊敬)
-----创意,让人爱慕也很难。(想想,不变心的长期爱慕有多难)
-----最难的,是让人“又敬又爱”的创意。
所以,一个品牌,如果能够不断推出让人“又敬又爱”的创意,要这个品牌没有利润也难。
怎么让人“又敬又爱”呢?有一则报道介绍Interbrand的Brandchannel在3月31日发表的品牌评价调查*,值得您深入浏览。
“品牌”这两个简单的字,不会读的人不多,懂得意思的人,却少;否则,许多企业经营者就不会只重产品经营,他们忙着推出新功能、削价竞争等等,却忽略了品牌的经营。我认识许多企业经营者,嘴里说、脑袋想的都是要重视品牌经营,实际做的,却都只是产品经营的范畴;甚至误认找一家好的设计公司,设计一个崭新的商标,就是认真经营品牌了。
仔细呵护的品牌价值,往往超越会计账面的资产价值,看看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资产值500亿美元,品牌值700亿美元),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既然如此重要,“品牌”到底是什么?为何会有很多企业家觉得抽象?为何会有许多企业家走错方向?依照我的见解,“品牌”就是:企业的信念,通过产品与服务,传递给消费者的印象。因此,经营品牌的关键,不是产品与服务,关键是“信念”。如何把信念注入产品与服务?如何排除与信念抵触的服务与产品?这才是关键。
举例说,如果我们的企业真的相信消费者最重要,那么我们的产品与服务(甚至广告),如何注入这个信念?如果我们的广告,只是对消费者诉说这个信念,那是不够的(有多少次我们说我爱你,对方不相信?)。我们的广告,应该就是信念,广告绝对不该只是广告。(可惜,我有许多客户不能理解这个道理,花了很多钱做广告。)真正的信念,很少需要广告(就像真爱不需挂在嘴上),我们很少看到苹果(Apple)做广告,但他们的产品,就是广告,苹果推出让人愿意谈论的产品,因此大家免费替苹果做广告。别忘了,关键是苹果的产品,都来自他们(以及苹果信徒)的信念:用心让科技变成最简单、最好用、最帅的产品。他们这么想,这么做,而且,每一次(几乎每一次)都做到,所以,人们等待着宣传他们的产品。
品牌的关键,不是拼命增加产品功能,不是拼命打广告,而是长期坚持,不断推出符合信念的产品与服务。
然而,企业的信念,也要随着消费者观念的进步,仔细地调整。例如:现代的医学知识,让人明白,糖水、碳酸饮料都有碍健康,那么,可口可乐的信念,如果还只是“带来(有碍健康)的欢乐”,那品牌价值降低,也就理所当然了。依据Interbrand的2007年全球品牌价值排名,可口可乐降低3%.(天啊,麻烦您算算,这是多少钱?)
那么,与2006年比较,2007年品牌价值快速上升的有哪些?Interbrand说,前五名是:
(1)Google上升44%(约55亿美元);
(2)ZARA上升22%(约9亿美元);
(3)苹果(Apple)上升21%(约19亿美元);
(4)任天堂(Nintendo)上升18%(约11亿美元);
(5)星巴克(Starbucks)上升17%(约5.5亿美元);
什么道理,让上面的几个著名品牌价值升降?认真思考,我们应该看得出来,成形的品牌信念趋势是:
(1)实时、免费的群体智慧:Google的启示;
(2)平价、速变的流行服饰:ZARA的启示;
(3)简易、帅气的生活科技:苹果(Apple)的启示;
(4)愉悦、互动的家庭娱乐:任天堂(Nintendo)的启示;
(5)随处、随时的舒服环境:星巴克(Starbucks)的启示;
他们的品牌信念如此,我们的呢?什么样的信念?什么样的创意?能让人又敬又爱呢?●
GRACE 载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