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不见的90%

(2013-11-18 01:07:00)
标签:

育儿

http://s11/mw690/001VWwUxgy6EiMgFnxEba&690


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90%是我们看不见也弄不明白的。今天的科学家还在对婴儿是怎样习得语言这件事纳闷,因为婴儿没有一点象成人学习语言的行态,可是却能在三天内,判断母语和非母语,6个月之内,还能辨别出世界上主要语系的母音和子音;在动作发展方面,从无法翻身,到能平衡行走,在预测、判断与记忆方面,都能以最短的时间,做出最理智的回应,而这些,都是成人花很长的时间,也做不到的事功。

 

就如现代心理学鼻祖佛洛依德说的,在理解心理症结上,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婴幼儿的90%生成与建构过程,的确是我们看不见的,也是我们忽略的,是至今科学仪器还无法测量出来的。要指导他们,必须先揭开这90%看不到的,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尊重这90%看不到的,因为我们很可能因为看不到、不明白、不理解,而伤害了婴幼儿。

 

从两个胚胎期说起

人类和其他哺乳类动物不一样的地方是,人类的幼崽无法在出生后行走和沟通。牛羊等动物能在出生后就站立,可是人类却需要大概1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些功课。因此,人类被称为动物界的早产儿。我们其实可以这么理解,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的九个月的时间,另一段则是出生后到12至16个月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我们的幼崽必须依赖成人的照顾,才能得到乳汁、才能得到生理上生存需要的照顾。较不为人知的事实是,这段时间,却是我们的婴儿自己在建构和拓展自己对环境的理解、解读生存与生活的密码、搞清楚与人事物互动的规律的时间。确切的说,他们正全神贯注的建构自己,尤其是我们看不到的大脑部分和心理部分的工作。所以,有人说,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了人类一年多的时间去筹措和建构一生所需要的心理力量与生活智能,因此将动物界出生后就能灵活运动的肢体功能暂时拿走,这样,我们才能更专注于发展人类独有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动物界不可能发展出来的。

 

 

我们发现了什么?

 

1.      婴幼儿是最会学习的动物。在胎儿阶段,他们就已经开始认真地收集资料,进行精密的统计。他们会把最常出现的经验变成为自己出生后的能力。比如听觉上对母亲声音的接收让他在出生后立刻能辨认出母亲的声音,三天后发现母语以外的语言;把曾经获得的嗅觉与味觉,变成他们对食物喜好的测评器。尤其是第三段孕期开始,他们能清晰的感受母亲对外界环境的感受,并以此建立他们日后对生存条件的生理与心理回应机制。[1]

 

2.      婴幼儿是最能学习的动物。人类的幼崽出生时连双手都无法控制,可是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他们习得了走路的技能,尤其是走路时所必须具备的平衡能力。

 

我们经常忽略婴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父母经常对孩子获得某一种能力时雀跃万分,鼓掌庆贺,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他们默默学习的过程。在他们还不能行走的时候,他们已经为直立行走做了无数的准备。先是看到他们挥舞双手,再到捉住双手,再认真研究自己的手,学习如何掌控双手,如何获取引起自己注意的物品;再开始学习捉住自己的脚,来回地练习上下肢的协调动作,并以此来让身体往侧面转动。然后再尝试翻动躯体,直到能翻身。再从翻身的姿势中,学习俯卧撑,到练习匍匐、爬行、抓物起立、到学习双足平衡,用三点平衡练习之后,开始尝试单足平衡,最后能完全放开双手的支援,稳步向前走。这一系列的努力练习,都是为了能直立行走。

 

3.      婴幼儿是天生的探究者。从外显的现象看来,一个初生的婴儿在吃饱睡饱后,好像就动个不停。他们忙碌的双手会抓起够得着的任何物品,然后仔细研究。除了在手里把玩外,他们也要放在嘴里核实物品的属性,还会在能放手时,经常将手中的物品放掉或丢出。把物品放嘴里是我们最常干预的行为,丢东西也会令照顾者捉狂。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些行为,都是他们判断物体属性的最佳方法。嘴巴是除了五官之外,是这个发展阶段最灵动、最敏锐的测试仪器。知道了身边物品的属性,能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如何回应这些物品或掌控这些东西。

 

4.      婴幼儿具备灵活的组织与回应能力。在能够直立行走之前的阶段,也是婴幼儿精确其感官判断能力的时候。他们主动调整、预测、估量每一个动作所需要的力度和获得平衡的各种调整。以视觉发展能力来说,人类的视觉在出生时虽然已经发育完成,可是因为需要练习调焦距与聚焦能力,因此刚出生时,经常看到双重影像。可是他们几乎都能在一两周内,看清楚一米内的物象。更让人惊叹的是,两个月大的婴儿,其眼球周边的肌肉比之全身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更发达。因为只要在清醒的时候,他们就会转动他们的眼球,以最迅速的速度,搜索环境远近及周围的一切。他们尤其对移动的物品特别敏感。凡是移动的物品,他们不但会利用眼球追踪,还会尽量移动身躯,来捕捉这些情景。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婴幼儿表现出来的锻炼视觉的能力,可以证明人类天生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追踪移动的物品,发现并寻求理解物品的实相,以便更安全的掌握环境的生存条件,是人类天生的本能。

 

5.      婴幼儿能快速建立秩序感。科学家也发现,八周大的婴儿,已经能透过视觉,触觉、味觉、听觉与嗅觉发现物品的属性,比如,哪些是会移动,哪些是固定于一处的,同时开始记忆它们的形象与功能。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们开始与环境中的事物,建立关系与秩序。从听到脚步声,到门被打开,到嗅到妈妈的味道,到妈妈靠近自己的速率,到妈妈的出现等,都被婴儿一一记忆下来。这一连串的重复刺激所造成的早期记忆,是婴儿建立秩序感,安全感与自信的基本要素。预期与盼望,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的。

 

6.      婴幼儿是语言天才。科学家至今还在努力解密的一项研究,就是婴幼儿是如何获得语言的。他们为何可以在没有实际“学习”的条件下,掌握一种或多种语言的语音、腔调、语意、文法与表达方式。从初生到直立行走,我们没有看到婴幼儿“坐着认真地”学习什么,只是偶尔会听到他们牙牙学语,这种练习,经常是伴随在他们活泼的时候。可是就在他们还不能直立行走前,他们已经破解了许多语言的涵义。成人基本的对话,他们都明白,也能根据指示,完成任务。比如对一个爬行的婴儿说,爸爸回来了,他会兴奋地趋向爸爸进来的路径等。

 

7.      婴幼儿已经能使用决策能力。科学家透过无数的观察,证实婴儿会非常仔细的注意每一个通过感官传来的刺激,记忆所有接收到的刺激,并建立他们最初的认知印象。他们也能在感觉不一样或不对劲时,发出声音求救。他们更因此建立起解读环境的原则与密码。知道温柔的声音或凶暴的动作所能带来的结果,并决定以此作为他下一次回应的标准。

 

 

结语:

1.      以上各种能力的获得过程,有90%是我们忽略了的,或看不到的。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关注的,往往是他们还不能做到的,忽略地,却是他们正在努力建构的。比如,我们关注婴儿是否能坐了,却忽略了他们正在为坐这个复杂的动作所做的努力。这种重视结果的互动方式,正是整个婴幼儿教育失衡的开始。

 

2.      认识婴幼儿所做的努力,理解他们在适应这个复杂的成人世界时所付出的决心与毅力才能帮助成人获得包容孩子、引导孩子的方法。

 

3.      肯定婴幼儿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不是一个等待被装满“知识”的被动者或空瓶子。没有婴幼儿的努力不懈,他们无法直立行走,并在同一个时间段,掌握判断、决策、探索发现的能力。

 

 

 

 

 

 

 

 

 

 

 

 

 

 

 

 

 

 

 

 

 

 



[1] 二次大战时被围困的荷兰孕妇由于生活在极度不良的环境中,他们生出来的幼儿,除了出现营养不良的新生儿死亡外。研究这群孩子的科学家意外地发现他们日后的饮食习惯和常患的典型疾病很可能是胎儿时期心理环境所造成的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