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向婴幼儿学习
(2012-03-07 01:43:56)
标签:
转载 |
连续三天参加了苏小妹老师的RAP婴幼儿教育之成人示范课堂,内心的柔软被深深地触动了。回归生命的本源,清晰地看到原来人是这样踏上生命旅程的,而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之初给于孩子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一连串无意识的行为已经规划了孩子的生命轨迹。叹!做为成人的我们,真的需要小心翼翼,带着谦卑的心向婴幼儿学习,尊重和理解他们,才谈得上帮助他们帮助到他们自己。
做为观察者,今天我想用文字实录一个受观察孩子进入教室后的整个过程,和苏小妹老师的应对和回应。
今天观察的是9-12个月的孩子。早8点半,我做为观察者之一已经坐在观察椅上,做雕塑状,和背景环境融为了一体,等待受观察孩子的到来。
9:15,10个月大的孩子A被妈妈抱着进入观察区,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我微微向他笑了一下,他忙把头埋进妈妈的怀里,片刻,又将头抬起,缓慢地扫视着四周。
妈妈抱着孩子坐下,没说话。我们在座的8位观察者也静静地等待着,空气在这刹那儿就像凝固了一般。苏老师及时地轻声笑道:“放轻松,这里的环境是安全的。”轻缓的笑声让气场祥起来。
助教适时地跪坐在地毯上,拿起一只装了颗粒的塑料瓶子来回来去地玩了几下,孩子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助教自顾自地变换了几下玩法儿,眼睛并不看孩子。放下瓶子后,助教拿起一只球,滚到孩子脚边,妈妈拿起球,递给孩子,笑着问:“要吗?”
孩子的目光不在球上,只看着助教。
助教拿起一本书看,然后挪动身体,向孩子靠近,靠到约有1米的距离,助教停下来,微笑地看着孩子问:“看吗?”孩子向助教笑了一下,妈妈接过书来。助教便退后了。
9:23,孩子从妈妈怀里滑坐在地上,开始玩球。这时,进来另一个受观察的孩子B,也是10个月大,B向A爬去,A抬头看看B,友好地笑笑。B在爬动中玩着,玩的范围在1米见方,玩一会儿会退回到妈妈那里,然后再出发去玩儿。A则一直坐着,玩的范围是手臂能够到的范围。一次眼睛看到稍远处的玩具时,A的妈妈意会到,马上探头伸手将远处的玩具取了递到A的手里。
9:28,又有一位受观察孩子C进来,10个半月,C四处观察了一会儿,便开始爬行。途经A,A愣了一下,大叫一声,以声音示威。A的妈妈一把抱起A,说到:“没事儿,没事儿。”
A在妈妈怀里,眼睛追视着C。
9:38,A再次坐在地上,玩儿一个纸盒子盖,坐姿端正,不象C坐在地上,由爬变成坐时每每将一只脚压在另一只脚的下面。
苏小妹老师轻声问A的妈妈:“是不是A之前是被帮着学会坐的?”
A的妈妈马上回答说:“哦,他自己也会坐。”
苏小妹老师轻声描述道:“他的双腿不太会自主地移动。”
……
10:01,孩子B靠近A,A喊了两声,有哭腔,A的妈妈马上拉着A站了起来。
苏小妹老师轻声问到:“如果A躺着的时候,他能自己坐起来吗?”妈妈顿了一下,回答:“有时候他不能自己坐起来。”妈妈叹口气说:“他的动作能力是不强。”这时,A刚坐到地上,又看到B靠近,妈妈再次把A拉着站起。
苏小妹老师陈述道:“妈妈不要主动拉他站起,而要让他主动,让他寻找你的力量,他自己站起来。他需要动作的练习,如果你一直把他抱起来,他就没有锻炼的机会了。”
对孩子A的记录就到此。
我深深体验到:由于妈妈细致入微的帮助,孩子损失了很多发展动作的机会。直接帮助他做到,还是帮助他帮助他自己做到,这里面的差别可大了!今天学到的何止是育儿的道理,带领一个团队也是同样的道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