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北京人艺情结

(2009-06-12 11:02:53)
标签:

北京人艺

话剧

戏剧

戏剧迷

分类: 生活、随笔
昨天晚上北京台的五星夜话栏目邀请了北京人艺的苏民、蓝天野、郑榕和梁秉堃,几位老艺术家八十几岁的高龄依然精神矍铄,这对于广大北京人艺的戏迷来说真是感到无比欣慰。他们堪称是北京人艺的元老了,在一起畅谈了北京人艺这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历程,回忆了郭沫若、老舍、曹禺、焦菊隐,每一位大师都深深地影响着北京人艺。
 
我痴迷于话剧,缘于一部电影。中学时在电视上看了电影《茶馆》,谢添导演,北京人艺原班人马出演,我一下子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看完以后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我要去看话剧!看话剧《茶馆》!去北京人艺看话剧!从那以后,接连去北京人艺看了很多话剧,什么《雷雨》、《天之骄子》、《阮玲玉》、《北京大爷》、《天下第一楼》、《狗儿爷涅磐》……所以那个时候爸爸妈妈给我的零花钱除了买书、买文具以外又多了一项开销,那就是看话剧。我家离北京人艺很近,穿过礼士胡同和报房胡同就到首都剧场了。记得上高一时,经常一放了学就跑去人艺买票,那时话剧门槛儿还很低,换句话说就是票价很便宜,最贵也就几十块钱一张票,我看《阮玲玉》的票价只有15元,那会儿的门票做得也很简陋,就是薄薄一张小纸片儿,不过很遗憾我没有留下来。
 
后来,北京人艺内部装修改造,装修过后上演的第一部大戏就是《茶馆》,我记得当时我很兴奋,提前很早就去买票了,妈妈说要给我买,我说不,我要用自己的奖学金买这张话剧票,当时奖学金也没多少钱,就这样,我花160块钱买了那张《茶馆》的门票。也是从这张票开始,我开始把我每次去北京人艺看话剧的门票和简介都留了下来,是收藏,也是一种纪念吧。除了门票和简介,我后来还买了很多人艺话剧的光盘,最难得的是我买到了1992年于是之、蓝天野、郑榕出演的《茶馆》,那一次是他们的舞台告别演出,尤为珍贵,据说当时演出时是万人空巷,首都剧场门口全是执著等待退票的人艺戏迷。
 
北京人艺内部装修改造以后,有了自己的博物馆和戏剧书店,环境变舒适了,票价涨了,但始终没有变的是人艺人对话剧的那份热爱、执著与奉献。徐帆曾经说她特别喜欢人艺每场话剧开演前的钟声,我也很喜欢!每次在人艺看话剧,当灯光缓缓熄灭,钟声响起的那一刻,不管你有多浮躁的情绪在那一刻也能马上平静下来,眼睛注视着那一方演绎人间悲欢离合的舞台,感觉是那么的美妙!
 
我痴迷北京人艺的话剧,敬仰人艺的那些老艺术家和演员们,这就是我的北京人艺情结,一提到话剧,我就会想到北京人艺,想到北京人艺的那些经典剧目,让我永远都百看不厌,看他们的戏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66冒烟儿了
后一篇:《简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