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开发区新世纪中学065001 吴建国
一、锋面气旋的结构(高一地理上册教材P44)
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在北半球,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大气旋涡,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展出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出一条冷锋,冷、暖锋之间是暖空气,冷锋之后、暖锋以前都是冷空气。
二、锋面气旋图的分步判读法:
锋面气旋图隐含的能力点是:(1)在气旋中判断锋面所在的位置。即锋面位于低压区(气旋)的低压槽(等压线向高气压弯曲度最大的地方)内。(2)画出气旋中各点的风向,据此判别冷暖气团位置及其移动方向,进而确定冷暖锋类型及其移动方向,从而判断锋面及其过境前后的天气。
锋面气旋图综合性、时空性较强,初学者普遍感到难于判读。因此,分步判读,步步引导,能帮助初学者循序渐进、由浅人深地掌握判读方法和技巧。以北半球锋面气旋图(图1)为例简要说明。
第一步,确定锋面的位置。在图中画出两条低压槽线PM、PN。则PM、PN就是锋面所在的位置。
第二步,画出各点的气流方向。A:西北风,D:东北风,B、E:西南风,C:东南风。原理:北半球低压区内气旋反时针运动,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近地面摩擦力作用下,风向斜交于等压线。
第三步,判断冷暖空气(气团)。A、C、D气流都位于PM、PN锋面的北侧,气温比南边的B气流低(因从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B、E的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所以A、C、D为冷气团,B、E为暖气团。
第四步,判断锋面移动方向和锋的前后位置。因气旋位于北半球,锋面PM、PN随A、B、C、E气流反时针旋转。根据锋面移动方向,B空气一侧为PM的锋前,A侧为其锋后;C空气一侧为PN的锋前,E为其锋后。
第五步,判断并画出冷暖锋。据图中空气移动方向知,冷空气A主动移向暖空气B,则PM为冷锋。暖空气B、E主动移向冷空气C,则PN为暖锋.用符号分别在图中画出来(冷锋用黑三角表示,画在PM线右侧,暖锋用黑半圆表示,画在PN线的左侧)。
第六步,判读锋前锋后的天气。根据锋面移动方向,PM锋前B及PN锋后E为少云、温暖天气,而PM锋后(A空气一侧)和PN锋前(C空气一侧)为阴雨(雪)、大风天气,PM锋后还有降温天气,或暴雨、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PN锋前多产生连续性降水。由上述可知气旋前方为宽阔的暖锋云系和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为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
第七步,锋面过境前后天气的变化。若图中有一点W,当PM到达W点时,为冷锋天气,有雨(雪),刮偏北风,降温。当PM过境后,此地受冷空气A控制,天气转好,气压上升,气温下降。
第八步,锋面气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天气的比较。
(1)若图2和图1是对应的,则锋面和各点气流的对应关系分别为:EF就是PM,GH就是PN,①一A,②一B,③一E,④一C。(2)由于冷锋移动速度比暖锋快,总会在将来某个时间冷锋赶上暖锋,此时两锋面连接起来,暖气团全部被冷气团抬上高空,近地面全被冷气团占领,锋面消失,大范围的天气会变得更为单调。
三、锋面气旋图分析与整合
信息提取:①等压线闭合,当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高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②气旋的前方(东侧低压槽线附近)受宽阔的暖锋影响,为连续性降水天气。③气旋的后方(两侧低压槽线附近)受比较狭窄的冷锋影响,为降水天气。④气旋中部受暖气团控制,为晴朗天气。
影响某地天气系统主要有气旋、反气旋、锋面,因为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其中心天气以阴雨为主;反气旋是气流下沉辐散系统,中心天气以晴为主;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因气旋的槽线附近形成锋面,说明锋线两侧风向及气团的性质不一致,所以判断的关键是画气旋槽线两侧的风向及判断其运动方向,通过判断可知气旋无论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其西侧槽线附近均为冷锋系统,气旋东侧槽线附近均为暖锋系统,只是北半球气旋锋面为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气旋锋面为顺时针方向运动。
锋面气旋天气:锋面气旋天气不仅取决于气旋气压场的结构,还与空气的稳定度、水汽条件、高空环流形势、地形起伏以及气旋发展阶段等因素有关。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是在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天气,甚至造成暴雨、雷雨、大风天气。发展成熟的锋面气旋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