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七年级英语学情分析
另一方面,学生有一定的分化,但也不是全部都差,没基础。麻烦的是,也有不少对语言学习接收较快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到六年级结束时,英语知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些甚至已经把八年级要学的内容也掌握了一部分。换句话说,现在七年级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分化得更早,更大。这对于七年级的教师的教学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并且这种困难从教学字母就开始了。可想而知,面对那些连字母、你我他、BE动词也理解不了的同学,老师不可能放弃他们,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和练习,而此时那些已经具有大量英语基础知识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同学和老师的教学,一开始或许还有一种自豪感,但很快便会十分无聊而影响课堂。因此在初学阶段,教师大多希望这些孩子还不如全部都没有一点基础。
1
初中英语的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学应面向全体同学,争取做到人人基本达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就应该及时找学生谈,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课下及时找她们谈话,了解她们的内心想法。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耐心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对于这些有可能掉队的学生,及早指出,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
2、讲究教法,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的素质不可能一致,有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动作迅速,有的相反。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对他们来说,一再重复知识,是对时间的浪费,是课堂无效的表现。而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需要教师重复几次,才能听懂。所以,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一定要设计不同的方案。要树立学生参与精神,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课堂和课后不同的任务。还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动起来。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游戏,不断变换着花样进行语言项目的操练,利用学生英语基础上的差距让学生互助,不仅可以给后进学生信心,也能使基础好同学产生优越感。
3、激发动机,诱发兴趣
在小学已经对英语失去兴趣的学生,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尝到学习英语的乐趣,真正产生信心。另外教师还需多创新,多教改,让学生多些新鲜感,才会使他们在学习上长期都有兴趣。
4、培养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我认为在目前阶段,抓学生的习惯是当务之急,从书写、如何做作业到背书、听写等等,都需要我们一一抓好。不断地在教学中渗透启发式教学,去除掉学生长期养成的上课只带耳朵进教室,只等教师公布答案的习惯。养成预习、提问题、课后整理笔记的习惯。
总之,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学情状况,确定教学方案及对策。(赵秋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