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归女“鸿门宴”抗争乙肝歧视

(2010-09-10 14:44:49)
标签:

杂谈

http://s1/middle/699b7341x8fe21808ca40&690

http://s3/middle/699b7341x8fe218921f02&690

□ 本刊记者 廖娥

 

    乙肝病毒携带者锄草的另类行为饱受争议。有人认为她在勇敢抗争,也有人认为她是故意炒作。而她却默默顶着“乙肝女”的身份,为请客走遍大半个中国街头。无疑,在反乙肝的斗争中,她虽为一界女流之辈,但却有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男儿气魄

  请客吃饭,这本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可唯独“锄草”的请客吃饭,引来了一大群人的围观,更有甚者批评道:“你自己有病还想传染给别人,真是不道德!”

  事情发生在成都街头。锄草举着“征人吃饭”的牌子,站在闹市中,对批评似乎并不介意。但仔细观察,发现泪珠早已从她那近视度数颇深的眼眸流出,一滴接着一滴,她顺手拭擦,目光望着远方,表情坚毅。剩下一大群人仍在围观,众人议论纷纷。

  锄草此举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在于,她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她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人们对乙肝的陌生和偏见,从而逐渐改变乙肝患者的生存环境。众所周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拥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多数国人谈肝色变。这些乙肝患者长期以来处于尴尬局面,他们在自我保护的同时也在自我隔绝,在被人提防的同时也在被人漠视。锄草虽为一界女流之辈,却用自己弱小的身躯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只想为这一弱势群体讨回公正。

 

我就是那个放生人

  成都火车北站一隅。

  锄草在人群中并不显眼,她披着临时买来的披肩,声音沙哑地与记者寒暄了几句,便拖着她的特大号旅行包向闹市区走去。与她同行的除了爱人之外,还有为她拍摄纪录片的雷闯。

  从上海南京路,到苏州观前街,再到南京湖南路。她习惯性地辗转在中国各大城市间,成都这次将成为她的第十一站。“最开始我以离婚相胁说服丈夫走完10个城市,现在能到成都很不容易。”锄草不无感慨地说。

  选好城市、联系志愿者、踩点、和行政部门沟通,这些已经成为锄草“征人吃饭”前的必修课。对于她来说,坐长达几个小时的硬座和公交车不是最累的,申请场地才是最累、最麻烦的事情。“有时被城管追上只能像街头小贩一样,躲来躲去。”她露出无奈的表情。

  她认为,“征人吃饭”不仅要靠脑力,还要靠体力。在“锄草计划”开始之初,她游走于卫生局、城管局等众多部门之间,大多职能部门都选择了委婉拒绝。到后来,锄草索性选择游击战。“等城管来的时候,我便换一个地方,等城管走了我又站回原地。”她笑着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被不停地赶来赶去,“没有办法,为了做活动必须容忍。”显然,她用柔性却也坚韧的姿态完成了宣传活动,并走过了一城又一城。

  说完这些话时,她摇动着奶茶,最后淡淡总结,“人嘛,做某些事情除了流泪,还可能心里流血。”

  除了与城管“躲猫猫”,还有另一些事情让她难以忘怀。她回忆,当初在武汉光谷“征人吃饭”活动中取得成功后,对下一站长沙,她信心满满。到了长沙,高调的举动不仅引来了围观的路人,也让相关的管理部门对锄草一行人特别关注起来。

  在活动开始不久,锄草就被客气地请到了管委会办公室交涉相关事宜。她印象很是深刻,那个管委会办公室的女人对其大声质问:“这个事情应该国家卫生部门做,你没有必要去做,你这样请几个人吃饭有什么意义呢?”

  最终,锄草强忍着眼泪,答应相关负责人“人一征到,我就立刻走人”。她默默地下楼,不停地回想着刚才管委会办公室那个女人的话,脑子一片混乱。

  当她回到广场继续做活动时,上天似乎有意为难她,一场突来的大雨让原本熙攘的街头人迹难寻。辛酸,着急,还有丝丝酸楚,各种情绪一拥而上,她想,要哭就哭吧。

  她最终掉下了眼泪。虽然她在长沙站只征到了一人吃饭,但她却对此有了新的体会。这个体会来源于一个故事的寓意,她向记者讲起了这个故事:一个人正在钓鱼,另外一个老人正在放鱼。那个钓鱼人嘲讽老人说:“你放掉鱼,可是还有人像我一样把它钓起来。”放生的老人却目光坚毅地反驳道,在这个世界上,一个鱼的生命微乎其微,可对于这条鱼来说,没什么比这更重要。

  她说这放生的老人,和她做着同样的梦。“虽然自己的力量的确渺小,但相信如果我认真做下去,影响每一个我能接触到的人,总会有效果出来。”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锄草和随行铁哥们雷闯有着深厚的情感。在锄草举行“征人吃饭”活动时,中国“乙肝维权第一人”雷闯在背后默默地为她拍纪录片。这个重庆的小伙子,在取得了全国第一张从事食品行业的健康证之后,便决定拍摄以锄草为主角的纪录片,以此呼吁更多人关注乙肝患者的生存情况,最终能够消除对乙肝患者的不公正待遇。

  在锄草眼里,雷闯视随身的两块石砖如珍宝,“那两块砖陪着他走过很多城市,他睡觉都要抱着。坐火车,宁愿自己不坐,也要把位置让给两块石砖坐。”锄草解释说,“两块砖是他的命,因为很多行为艺术都需要这石砖。”事实的确如此,2010年8月11日,雷闯在佛山中级法院外组织了一次反基因歧视的行为艺术活动,声援轰动全国的“基因歧视”案,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奔向锄草所在城市。

  她和雷闯分工很明确,大多数时候雷闯负责检查车票和行李,以及干一些提东西的力气活。显然,镜头前曾获得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提名奖的雷闯和锄草一样都是很疲倦的。这两位战友一起出谋划策,一起坐火车,从一个城市赶到另一个城市。当然,对于锄草来说,除了雷闯外,他的爱人也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在去年9月,丈夫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她的公益事业。在采访间隙,锄草的丈夫,那个穿着白色衬衣的男子,默默地看着锄草,面对镜头时脸上带着羞涩。

  采访时,锄草会在言语间反复强调,“我不是一个人,身边有很多人在帮助我。”她口中的很多人除了普通的市民,还有一群隐形的乙肝患者。这些人因为顾及各种因素不能站出来,“可是他们却用另外的方式在关注我,帮助我。”说到这些,锄草略感宽慰。

  从今年3月28日锄草自日本回国,到辗转中国各大城市拍摄乙肝科普宣传纪录片,锄草回忆了这期间得到的支持,“在南京就有一个匿名的朋友为我们捐款5000元。”在广州时,也同样遇到了好心“战友”,不仅提供住宿,还帮忙整理展板、制作宣传书签等工作。这一路走来,每到一个城市进行公益活动时,总有热心的志愿者帮忙。“有人提供住宿,有人负责联系媒体,还有的人负责活动前的准备……

 

拿隐私做赌注

  近期,“乙肝女”连续充斥着网络—“海归‘乙肝女’苏州征人吃饭宣传同餐不会被传染”、“‘乙肝女’到各地‘征人共餐’引网络争论”、“挑战歧视‘乙肝女’硕士征人吃饭”。

  显然,锄草已经成为网络红人。她每走一个城市,众多的媒体和人们在给予她掌声的同时,她也在冒着被攻击的厄运。

  有关锄草的争议从未间断,有人认为锄草是在勇敢普及乙肝科学,但也有一部分不理解的人,认为锄草在靠这种行为炒作自己。在开始“征人吃饭”时,她总会收到各种攻击邮件,锄草也都默默扛下来了。可当《赤子》记者问及炒作事宜时,她生气地说:“你说谁愿意拿这个身份来炒作?”

  “在国内,乙肝患者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压抑的”,她说,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一弱势的群体,长期以来躲在社会的某一角落隐藏自己。“如果大家都只去保护自己的隐私,逃避他人恐惧乙肝这个现实,那也许我们这一辈子都要躲着。如果我把自己的隐私作为说法拿出来,能够使社会有所改变,那么这个代价值得。”

  众所周知,这些年“乙等公民”们经受着入学被劝退、招工被拒绝、爱情被遗忘的痛苦。而2003年,浙江大学学生周一超因身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被拒录公务员而酿成杀人惨祸,这一个标志性事件让人们开始关注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随后,乙肝病毒携带者雷闯获得了第一张健康证,这加速了“反乙肝歧视”活动的步伐。2010年2月10日,国家人社部、教育部、卫生部最终联合发文,限期废止违规乙肝检测项目,在法律上保障了乙肝携带者入学和就业的权利。

  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法规,可是实施起来却很有难度。于是,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仍处于尴尬局面,“我们几个人的力量太小了,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锄草’站出来。”雷闯说。

  夜幕降临,锄草提着旅行包匆忙地和《赤子》记者告别。她瘦小的身躯快速地挤进火车检票口,又要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