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影子》实验改进

分类: 教学心得 |
《阳光下的影子》实验改进
《阳光下的影子》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教师要组织学生探究“太阳位置与物体影子长度和方向的关系”。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材料如图1所示。
如遇阴雨天气需要在室内开展模拟实验时,学生很难控制光源的位置,难以保证光源在高度发生变化的同时并使其到被照射物体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本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主要材料
空心半球体一个(直径20cm),白色KT板一块(长30cm,宽20cm),A4纸一张,圆规一个,三种颜色圆圈各5个,不透明物体(高3cm)。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图2http://s1/mw690/001VU5ITzy74uZkiz8Q40&690
制作方法
1、将半球体沿正中间切割成1/4球体。
2、将切割好的1/4球体粘在KT板上。
3、用圆规在A4纸上每次递增1cm画半圆,并在半圆上粘贴刻度后将A4纸上的圆心对准球体的球心粘贴到KT板上。
4、将不透明物体粘在球心处。
5、在球面上粘贴不同时间的太阳(圆圈代替)
使用方法
1、将本教具水平置于课桌表面。
2、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放在不同的时间观测太阳的方向和长度,并记录。
装置优点
1、能保证太阳的高度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与被照射物体的距离不变。
2、能非常清楚的观测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便于开展分组模拟实验。
3、该教具不仅能观测一天中不同时间物体影子的变化,还能观测一年中不同季节同一时间影子的变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