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门还打伞么

标签:
郭敬明加州美白晒斑美国人美黑皮肤癌心理学 |
分类: 也对真心话大冒险有些执著 |
许多热情的朋友看到一场加州婚礼上的蓝天非常感慨,发来艳羡之辞,我一直没想出一个官方应答,直到昨天看到郭敬明的刺金时代,“这样湛蓝无云的天空,永远只能出现在小说和电影里,才能让人提起欣赏的勇气,否则,这样赤裸的在阳光下暴晒几个小时,无疑等于把自己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改成1978年,然后你就会在大街上迎面听见一个非主流对你掏心掏肺的问候‘阿姨早上好’。”因为这句话,我认为郭敬明是个现实主义的魔幻作家,起码是个真实勇敢地表达生活经验的人。我决定把小四这句词儿作为我对赞美蓝天的官方回答。
面对蓝天,我的内心其实是非常痛苦的。加州阳光强到什么程度呢?现实主义的郭作家说“阳光暴烈的照在我们的脸上,仿佛上帝在温柔的抽我们耳光。”我再加一句“全年无休。” 加州在大陆西岸,属沙漠气候,简单说就是新疆气候,早穿棉袄午穿纱,全年降水量小于马桶日排水量。为了帮助没有在新疆住过的看官理解全年无云的阳光到底有多震撼,我举个现实主义的例子,我的朋友说他每天开车2小时后,面朝阳光打方向盘的那侧胳膊就会变成黑的——我那个朋友是印度人。
三年前一个无云的八月我刚被空投到加州洛杉矶的时候,完全不知敌情,没有一级装备也敢出门晃悠,一天以后开始皮肤过敏,阳光之所及皆红斑,晚上睡觉肩膀上的皮簌簌地疼,我数着绵羊大骂米帝的房东胆敢还给我黑心棉!第二天起来让室友看,她说啊呀,是你肩膀晒蜕皮了!那一刻我的目光绝对是惊恐的——因为我一直穿的长袖衬衫!
在这样的生存挑战下,我认为出门打伞戴帽擦防晒是基本的人道主义关怀,别人不给我关怀我自己人道还不成?这就决定了我与大部分脱到只要有遮羞效果就可以然后躺到烈日下咸鱼暴晒的美国人是没有交集的。而这样的美国人基本包括了所有加州的美国人。根据我长年累月的观察,客观地说,我认为白人对美黑的追求早已升华到挑战人类极限的境界,不同于很多亚洲人一晒就黑的肤质,白人皮肤一晒出晒斑,二晒变红虾,再晒褪层皮,褪完了还原洒满晒斑的原色。但人要执著起来其实也挺可怕的。干晒不行是吧?咱发明了美黑油涂上再晒!美黑油不给力是吧?咱发明了tanning
salon美黑沙龙再晒!tanning
salon美黑沙龙就是躺到一小黑屋棺材板上,被强度紫外线360度全方位直接照射数小时!去年国际上各类科学杂志已经把tanning
salon从“will probably cause skin cancer可能会导致皮肤癌”确定为“will definitely
cause skin cancer 必然会导致皮肤癌。” 知道科学家确定必然因果有多难么?连“宇宙大爆炸理论”都还处在
"probably true"阶段呢!
这可是definitely啊。看了那期的科学杂志,我心甚慰——美国人终于有充分理由不用自虐了!但我很快发现我低估了人的精神力量,美国人美黑的追求已经到了“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段位。我刚刚google了一下tanning
salon,
直到今日,我走过家门口一家tanning salon时,还会看到大概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小的女孩子一排坐着等着躺棺材板,她们穿着短裤人字拖,用着手机,提着很成人化的包包叽叽喳喳,满脸期待,欢欣鼓舞。每当这时,我的脑子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我绝对不能在这个国家养小人!”
棺材板如图
我还记得自己刚刚被空投到美国人的山头时,实在无法直面他们淋漓的晒斑,我以前一直没彻底理解什么叫触目惊心,那时我终于明白了。然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想不明白怎么美国人就可以对晒斑那么视若无睹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我的老公瓶子b向我解释,大家都觉得getting tanned很hot,白人一晒就有斑,所以大家都根本不觉得晒斑是什么问题。原来如此。因为每个人都是满脸满身满臂膀鳞次栉比高潮迭起的晒斑,人家不是视若无睹,而是以此为荣。我想了想,对此概括为,东方是理想主义的,西方是现实主义的。说得再直白点,还记得周星驰的经典语录“吐着吐着就习惯了”么?人的审美就是这么形成的。
瓶子b的表妹这个假期结婚了,我看到照片中22岁的她穿着无肩婚纱,两道明显的白色比基尼线。我指了下,对瓶子b说“很漂亮,可惜色差太明显了,亚洲人化妆耳朵和脸都不能有色差的。美国人不拘小节,结婚也该多少注意下细节吧。”瓶子b看了看, 说,“唉,这个文化里大家认为有比基尼线的色差很hot,说明你tanned。”三年了,我已经不再惊讶,点点头,“人各有志。”
但是后来我发现,美国人建立在美黑文化上的志向其实是极为脆弱的。略见过世面,如见过真正亚洲人(亚裔绝对和亚洲人两回事,亚裔就是美国人,和美国人审美行为完全一致)的美国人初次接触没有晒斑的白皙细致皮肤,都惊为天人。是啊,大部分白人女孩都是25岁很挑战,30岁不能看。每天追着紫外线的皮肤能不衰老得快么?但一向自诩注重逻辑的美国人虽然无比羡慕亚洲人皮肤,是绝对不会认为皮肤不好和狂晒有任何关系的,他们会以目光温柔抚摸亚洲人的好皮肤后,用力点点头“没有办法!这是亚洲人的基因!”全然无视为什么从十几岁上去美黑沙龙的亚裔皮肤一样晒斑累累的事实。某次,瓶子b下班回来说他26岁的亚裔女同事今天跟他说自己高中时总被嘲笑皮肤白,所以去tanning salon好多次,晒得黑黑大家都交口称赞,但这两年开始她发现自己皮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晒斑,她很后悔。她还说别人都说亚洲人看上去很小,看我却都猜比我实际年龄大。她很不理解,“不是说亚洲人都显年轻么?我也是亚洲人啊!”
我一直觉得虽然我对美国已然脱离了逻辑和人道的美黑文化不敢苟同,但我毕竟是尊重并且捍卫别人自觉自愿大踏步朝皮肤癌前进的权利的,别人也应该给予我同样的尊重。但我发现事实远比理想状态复杂得多。譬如,小人的爷爷奶奶一到中午12点就迫不及待地要推小人到毒日头下散步。我想,爷爷奶奶也不常见小人,让老人家满足一下吧,我给小人擦上防晒就是了。但奶奶会大睁眼睛,“擦防晒?那怎么吸收太阳光?”不擦防晒?我已经可以看到小人不到30就未老先衰满目晒斑的沧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我当娘的实在做不到。所以我至今也没有对他们说“审美是有其深刻历史社会原因的。欧洲历史上都是以白为美,19世纪,女人抹铅以求白到毫无血色,因为劳动阶层户外劳作,贵族足不出户,肤色白与社会地位联系。美黑文化只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现象,因为社会分工的变动,城市化让大部分人坐办公室,有钱有闲人才得以户外娱乐。同样是追求社会地位反映”云云。直觉告诉我这么一场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深刻探讨对建设和谐家庭有害无益。所以我至今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有很多女性朋友来到美国一阵后向我倾诉,“啊呀,这里太阳太厉害了!我一开始来还打伞,后来发现没人打伞我也就不打了。不然别人看我觉得好奇怪啊。” 我自己倒是没有这个困扰。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the local of your ego is external. 本我的中心是外在的。对此不装叉的翻译是你心里对自己的评价认识=别人对你的评价认识。
我不美白,但我也三年如一日地出门必须打伞戴帽穿长袖抹防晒。我根本不用做测试都知道我的本我中心绝对是内在的,我的强大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几乎每刻都在其中畅游,出门别说别人看不看我我不知道,就是消防车开过来我都是看不见的。别人觉得奇怪我就不打伞了?那别人要觉得我是岳不群我还不得赶紧找刀自宫?你觉得奇怪与我何干?我自己珍爱生命不得皮肤癌到老了还好看才是王道!事实上也确实有那么几次,小朋友会指着我的伞问妈妈:“没有下雨她为什么要打伞啊?”他们的妈妈当然也不知道。我笑笑走过,我觉得没有回答的必要,小朋友,等你长大,你自己就会看到,这个世界其实很大,美国只是其中一角。
我曾对瓶子b说,“为什么中国这么长的历史有过以胖为美以瘦为美,日本还有以剃掉眉毛染黑牙齿为美?唯独没有过以黑为美的历史时期?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只是因为亚洲人晒黑不好看?”这些年我与美黑文化的无声较量瓶子b耳濡目染,那影响真是润物细无声。现在的瓶子b网上一看到白人女星立刻zoom in找晒斑然后打个冷战,电脑桌面也早从“science”换成了周迅,每天晨昏定省向周迅三问安,“这么美!真是美!太美了!”
我挺知足的,毕竟,在这个连维多利亚的秘密封面模特都是半壁晒斑半壁人皮的国度,能救出一个是一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