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教学法作业

(2012-07-01 10:41:20)
标签:

大学

教育

分类: 学习

第1题 (2.5) 分

终身学习的内涵有(C)

A、学会学习

B、学会思考

C、学会求知

D、学会独立

 

 

 

第2题 (2.5) 分

(D)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

A、考试大纲

B、教学大纲

C、教学设计

D、语文课程标准

 

 

 

第3题 (2.5) 分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 C)的概念。

A、国文

B、国语

C、语文

D、文学

 

 

 

第4题 (2.5) 分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A)。

 

A、游戏识字法

B、象形会意识字法

C、情景识字法

D、词串识字法

 

 

 

第5题 (2.5) 分

(C)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

A、集中识字

B、分散识字

C、识写分开

D、注音识字

 

 

 

第6题 (2.5) 分

 语文主要是通过(C)来影响人生的。

 

A、写作

B、表达

C、阅读

D、听说

 

 

 

第7题 (2.5) 分

哪一个不是“口语交际”的特点(D)

 

A、即时性

B、情景性

C、复合性

D、自主性

 

 

 

第8题 (2.5) 分

(A)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第9题 (2.5) 分

口语交际的(B),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

 

A、即时性

B、情景性

C、自主性

D、 复杂性

 

 

 

第10题 (2.5) 分

下列不是教育感想(或教育随笔)(D)

  

A、读后感

B、观后感

C、做后感

D、日记

 

 

 

第11题 (2.5) 分

下列不属于教师个人实践中的问题的是(C)

A、教材问题

B、教学问题

C、课程问题

D、人的问题

 

 

 

第12题 (2.5) 分

“三、百、千”的“三”代表(A)。

 

A、三字经

B、易经

C、春秋

D、论语

 

 

 

第13题 (2.5) 分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B)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

 

A、理解

B、阅读

C、写作

D、独白

 

 

 

第14题 (2.5) 分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性质。(D)

 

 

 

A、基础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单一性

 

 

 

第15题 (2.5) 分

(D)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教育原理。

A、三字经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第16题 (2.5) 分

关于语言的成就水平,我们主要关注四种知识技能,即:推理、交流、组织和(D)。

 

 

 

A、拼写

B、语法

C、标点

D、运用规则

 

 

 

第17题 (2.5) 分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D)。

A、分散识字

B、形声识字法

C、集中识字

D、象形会意识字法

 

 

 

第18题 (2.5) 分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B)的价值。

 

A、科学实用

B、人文教育

C、文学

D、艺术

 

 

 

第19题 (2.5) 分

在语文本体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一个营造(C)作文的世界。

 

A、宽松

B、和谐

C、自主

D、指导

 

 

 

第20题 (2.5) 分

下列属于教师读图日志的是(D)

 

A、看文学名著

B、看报纸

C、网络阅读

D、看《西游记》

 

 

 

判断题

第21题 (2.5) 分

口语交际就是一种语言活动。(错)

正确

错误

 

 

 

第22题 (2.5) 分

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对)

正确

错误

 

 

 

第23题 (2.5) 分

“分散识字”重在在引导学生“随课文识字”,而不强调“读写”训练。(错)

正确

错误

 

 

 

第24题 (2.5) 分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一般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错)

正确

错误√

 

 

 

第25题 (2.5) 分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是:知识和能力、目标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错)

正确

错误

 

 

 

第26题 (2.5) 分

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在于其总体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对)

正确

错误

 

 

 

第27题 (2.5) 分

清朝时期我国的语文教育统称为“国语”课。(错)

正确

错误

 

 

 

第28题 (2.5) 分

以准韵文的形式,围绕着一个中心串起来的有内在联系的一组词语,用来表现某个画面、场面、意境等,让儿童能借助韵文的形式和韵文的情境以及“情境图”来识字的方法是结构比较分析法。(错)

正确

错误

 

 

 

第29题 (2.5) 分

写作教学应侧重于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错)

正确

错误

 

 

 

第30题 (2.5) 分

机械地繁琐地去掌握字的意思,也有一定的作用。(错)   

正确

错误

 

 

 

第31题 (2.5) 分

 语文教育就是语言和文学教育。(错)

正确

错误

 

 

 

第32题 (2.5) 分

校本人事研究就是教师们写“人”的故事。教师首先应该写学生的故事,其次应该写教师同事(含校长)或教师自己的故事(教师自传)。(对)

正确

错误

 

 

 

第33题 (2.5) 分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对)

正确

错误

 

 

 

第34题 (2.5) 分

学生和老师都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错)

正确

错误

 

 

 

第35题 (2.5) 分

“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错)

正确

错误

 

 

 

第36题 (2.5) 分

习作教学就是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模式和写作技巧。(错)

正确

错误

 

 

 

第37题 (2.5) 分

教师问卷日志只包括问卷调查。?(错)

正确

错误

 

 

 

第38题 (2.5) 分

阅读可以是一个单向活动。(错)

正确

错误

 

 

 

第39题 (2.5) 分

“集中识字”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课文中识字,容易使学生觉得有趣。(错)

正确

错误

 

 

 

第40题 (2.5) 分

教师的阅读与学生无关。(错)

正确

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