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作业)《今天我是升旗手》

(2016-08-18 20:32:53)
标签:

教育

分类: 小课题
《今天我是升旗手》第五章《快乐的烹饪课》:
刘:大家好,今天由刘小组先来和大家交流《今天我是升旗手》第五章《快乐的烹饪课》。细品文章内容,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看看上一章讲了什么。首先,由白智奇来为大家简单回顾上一章的内容。
白:肖晓在模型店里认识了巴顿,他俩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在谈话中肖晓提到了把他升旗资格取消的梅老师,巴顿也替他感到气愤,最后巴顿为了让肖晓当上升旗手,答应他比赛的作文帮他写。
刘:回顾了上一章的内容,我们来看看这一章都讲了哪些事情。接下来,由卢雨薇来为大家讲讲故事大意。
卢:
刘:阅读一篇文章,我们一定要多关注题目,因为题目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更是一篇文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张嘉蕾来为大家分析题目。
张:在分析题目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怎么理解题目中的“快乐”?(我认为这个快乐是烹饪课带给同学们的快乐,好成绩带给金玲的快乐,更是巴顿成功讨好金玲的快乐,他不是为自己快乐,是为肖晓即将当上升旗手而快乐。所以,这节快乐的烹饪课对巴顿来说十分重要,它承载着肖晓最大的愿望。)在这节快乐的烹饪课中,我们感受到了巴顿的机智、厨艺高超、会生活、重情义和金玲的天真单纯、热爱动物、作文优秀。所以我们将围绕人物品质这一主线来与大家交流。首先,我想问问你们能根据题目把文章分成几部分?(四部分:1.烹饪前晚偶遇金玲2.烹饪当天帮助金玲:课前和课后3.烹饪课后巧借作文)每一部分作者都是怎么描写巴顿的?从巴顿的做法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我们的答案将在后面的交流中揭示) 
刘: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们去看看文中的好句子。
刘:我的句子在第57页第二自然段第五行,请黄亦菲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个段落。
句中“屁股坐久了会生疮”和“痛苦不堪”两个词语体现出巴顿是一个比较懒的人,写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绝对不会利用休息时间来学习。但是,巴顿为了让好朋友肖晓当一次升旗手,实现最大的心愿,宁愿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为肖晓写一篇参赛作文。我们都知道,中学生的生活是十分繁忙的:每天要学习很多很多的知识,劳累了一天回家还不能休息,还有一河滩的作业等着他们去做。而在如此繁忙的情况下,巴顿为了让肖晓实现他最大的心愿,甘愿挤出时间来写一篇作文。巴顿为了肖晓真的做到了两肋插刀,可见他是一个十分重情义的人。
张:我的句子在第60页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段话是对巴顿的心理描写,也是对金玲的侧面描写。“闪电”说明这个想法是猛然间出现的,而他想到的是关于肖晓作文的事,可见他很重视这件事,时时刻刻都想着这件事,让人体会到巴顿对朋友的负责,很讲义气。巴顿此时有主意但作者并没有写出来,这样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猜测到巴顿的注意,想进一步了解他是怎么做的。“何等人物”说明金玲地地位和知名度都不容小觑。省略号说明金玲很厉害什么都不做也令人震惊。 “全初一”和“最好”形成对比,让我体会到她的作文水平很高,是数一数二、无人能及的。对金玲获奖的描写也体现出了她作文的优秀。然而作者写金玲的懒,不愿获奖充分体现出他的简单率真,不追求名誉。老师的恨铁不成钢也体现了她的纯真简单。
潘:我的句子在第61页倒数第二段,请高梓轩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个段落
这个句子是对本章中另一个主人公金玲的一个侧面描写,以第三方的形式来发表对金玲特点的评价。句中作者说金玲容易上当也讨人喜欢,单凭这一点我就可以推断出金玲身上那简单和单纯特点,因为她单纯所以她十分的讨人喜欢,又因为她单纯所以她会上当,可是总的来说金玲这个是一个特点十分鲜明的人,身上带着一丝傻气。“从头到尾”这个词可以看出金玲是至始至终都觉得巴顿是单纯的想帮助她,殊不知巴顿确实另有目的,在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向巴顿这样平时不熟甚至连话都没好好说上几句的人突然跑过来帮助你,我们的第一反应绝对是抵触,心里会想:你要让我帮你干什么你就直说吧,拐弯抹角的。而金玲不是这样,她甚至还觉得巴顿帮了她这么大的忙我还要用10元钱来回报巴顿才好。这就是金玲,本书中一个单纯简单的人物。而从这个句子我也读懂了作者描写人物特点的一个独特写法,那便是以第三方或旁白的角度来议论这个人物。
刘:我的句子在第64页第八自然段、第十自然段和第十二自然段。请范子乔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落。
句中“高高地站着”,“结结巴巴”,“马上又弹起来”和巴顿的语言都能体现出巴顿想尽一切办法要把老师的注意力从金玲那里吸引到他身上。之所以巴顿要这样做,是为了在烹饪课结束后让金玲给他一篇作文。然后,巴顿把这篇作文拿去让肖晓参加比赛。金玲装鱼的塑料袋破了后,班里一直乱哄哄的,老师为此十分生气。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巴顿站出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有可能会被老师痛骂一顿,甚至被拉到办公室罚站。但是,巴顿为了让肖晓当上升旗手,不顾一切的站出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从而让金玲解脱。可见他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同时,从巴顿的语言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机灵的特点。
白:我的句子在第65页第三自然段
潘:我的句子在第61倒数第二段
这个句子是对本章中另一个主人公金玲的一个侧面描写,以第三方的形式来发表对金玲特点的评价。句中作者说金玲容易上当也讨人喜欢,单凭这一点我就可以推断出金玲身上那简单和单纯特点,因为她单纯所以她十分的讨人喜欢,又因为她单纯所以她会上当,可是总的来说金玲这个是一个特点十分鲜明的人,身上带着一丝傻气。“从头到尾”这个词可以看出金玲是至始至终都觉得巴顿是单纯的想帮助她,殊不知巴顿确实另有目的,在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向巴顿这样平时不熟甚至连话都没好好说上几句的人突然跑过来帮助你,我们的第一反应绝对是抵触,心里会想:你要让我帮你干什么你就直说吧,拐弯抹角的。而金玲不是这样,她甚至还觉得巴顿帮了她这么大的忙我还要用10元钱来回报巴顿才好。这就是金玲,本书中一个单纯简单的人物。 
张:我的句子在第70页第六自然段,哪位同学有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看法?
这段话是对巴顿的语言描写,他是在讨好金玲,摆出了各种理由,说了一堆好话,只为了让金玲高兴,从而借来作文,达到最终的目的——帮肖晓获得升旗手的荣誉。巴顿话中的第一个反问句便强有力地高度赞扬了金玲,这样便满足了金玲的虚荣心,使她愿意听巴顿说明这件事。第二句话则把金玲的作文与街上的作文选做了对比,让金玲感受到,别人借自己的作文是对自己的肯定、赞赏,不是什么坏事。“再说”说明巴顿即将摆出另一个理由。 “井水不犯河水”就是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让金玲不再担心这件事会被老师发现,更不用担心自己受牵连,放心的借给巴顿。 “白白的”让金玲错认为这件事是自己占了便宜。“多好的事”再一次说服金玲答应这件事。这段话中巴顿的每一句话无不体现出他的机智,会讨好人,但我们再想想,他费尽口舌的讨好金玲,都是为了帮助肖晓完成愿望,从中我又感受到巴顿的讲义气,会为朋友两肋插刀。 
潘:(问题)读完本章后我想问问大家,作者为什么要设计金玲这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
我觉得作者写金玲主要是因为三点:第一点,结合后文我们可知金玲这个人物还是起了十分大的作用,她最后甚至还和抄他作文的肖晓成为了朋友。第二点则完全是因为巴顿的作文只是处于中上的水平完全不能够让肖晓得到奖项,所以便出现了金玲这个作文写的极好又单纯有又好上当的孩子。第三点则是为后文肖晓抄来的作文被发现打了一定的基础,如果是巴顿自己写的作文的话就一定不会被发现,即使发现了也没什么,而如果是金玲写的就不同,多少都会有被发现的可能。
张:(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章中没有对主人公的直接描写,看似与主人公无关,那作者写这一章有什么用意?这一章在全书中起什么作用?体现了什么? 
张:我认为,本章中没有出现一点描写肖晓的部分,看似和主人公没有一点关系,但实则关系重大。刨根究底,文中主要描写的是巴顿,而巴顿从放学路上偶遇金玲开始,他的每句话,每个思想,每个举动,都是为了讨好金玲,借来作文。为了借作文,巴顿想方设法,费尽心思,付出了很多,但他这么累只是为了自己的好朋友肖晓能够从没有成为升旗手的阴影中走出,让他重新获得一次升国旗的机会。从巴顿做法的实际意义来看本章与全文的关系就很清楚了——起到过渡和铺垫的作用。为上文中巴顿答应肖晓写作文的事做以解释和说明,写出了巴顿的具体做法,并且巧妙的预示了后文肖晓抄来的作文会被发现,因为这篇作文不是巴顿写的更不是肖晓写的,归根到底这就是一篇作文算是骗来的。同时,作者也在暗示我们,不管我们的荣誉感多么强,事情有多么重要,各种不正当的手段都是不合适的。对配角的描写也体现出了作者极其深厚的语言功底,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主人公,但处处是在为主人公打基础,做铺垫。这样从配角的角度侧面描写,进而烘托主人公的写法十分巧妙,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会使作文增色不少,锦上添花。 
刘:理解了本章后,我们和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哪位同学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刘:我们的感受是:读完了本章内容我对在上章中出现的一个人物——巴顿,肖晓的好朋友有了更深的了解。深读本章后你会发现巴顿身上确实是有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做不到的特点,就比如为朋友两肋插刀这一点吧,巴顿帮助肖晓写作文这件事就是巴顿为朋友两肋插刀最好的证明,可是我们似乎只看到了巴顿在这件事中的为朋友着想却并没有看到巴顿身后所顶着的两重巨大的压力。如果他并没有为肖晓弄到一篇作文的话他会受到自己良心上的谴责,他可能会想:哎,我连朋友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我还有什么脸面对肖晓呢!这是他面对的第一个压力,而第二个压力则是巴顿的作文只是中上他如果想让肖晓的作文获奖就只能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作文,所以如果被发现的话就会让肖晓颜面扫地。试想如果是我们的话谁会愿意既要帮朋友这么大的忙还要顶着两个十分大的压力呢?所以和我们一比较再次看出了巴顿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可贵。而且这章中更加体现出了巴顿的智慧,他善于变通,把自己擅长的厨艺巧妙的用他的智慧变成了一篇作文。而且本书中金玲一人物也有十分鲜明且强烈的特点,这个人物有着单纯、傻、作文写得好这几个可以说是十分讨人喜欢的品质。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些品质才让巴顿能够成功的用一节快乐的烹饪课将金玲的作文成功要到手,所以说巴顿和金玲的特点同样重要,如果没有金玲的单纯巴顿不会要到作文,如果巴顿不机智厨艺不好他同样也要不到作文,这两个人物身上的品质其实是息息相关的。 
刘:交流完整篇文章后,我们要给大家朗读一些意义深刻句子,请大家合上书本,认真欣赏。
潘:在交流的最后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我们之前提到的所有作者在这章中用的的写法。首先,作者设计这章内容是为了给后文肖晓抄作文被发现做了铺垫也同时继承了上一章中巴顿答应肖晓给他写作文这个起因所续写的内容,所以这章整体是个乘上起下的,我们在作文里也应该多用些这样乘上起下的段落。其次作者在描写金玲这个人物的特点时曾用到了以第三方议论人物的方法来写,这种写法能够形象的体现人物的特点在别人的眼里是怎样的从而让读者对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这种写法在我们描写人物特点的时候也可以稍微用到。最后便是作者描写巴顿时所用到动作神态语言,这三种描写形式则是最通俗的描写人物的写法,相信很多同学都在用,可是大家也应该向作者那样在一个句子里包含着人物的三种描写方式,将一个句子中把动作,神态,语言都注入进去那么句子就会更加优美了。
刘:我们的交流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