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研究称血糖高易致早老性痴呆症

(2010-09-07 15:13:38)
标签:

健康

分类: 养生滋补

  日本一项研究显示,血糖高或存在糖尿病风险因素的老年人,容易出现导致早老性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脑内色斑状物质。因此,若能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以避免血糖高并预防糖尿病,或许可以防止罹患早老性痴呆症。

  脑内色斑状物质是指贝塔-淀粉样蛋白质在大脑中积聚形成的色斑状物质,被认为是导致早老性痴呆症的元凶。

  日本九州大学教授岩城彻等人从1988年开始,对福冈县久山町的135名居民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这些居民开始接受调查时平均年龄为67岁,从那时起全都接受了血糖测试。他们在1998年至2003年间全部去世,平均寿命为79.5岁。

  这135人中,有16%的人在调查期间即患上早老性痴呆症。对他们的遗体解剖发现,其中88人有脑内色斑状物质。

  研究人员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高血糖和糖尿病等与脑内色斑状物质的关联,最终确认,血糖偏高的老人与正常老人相比,出现脑内色斑状物质的风险为后者的1.7倍;而本身不仅血糖高,还具有易导致脑内色斑状物质基因的老人,出现这种色斑状物质的风险则是正常老人的38倍。

  研究人员表示,预防高血糖和糖尿病的措施应该对预防早老性痴呆症也有作用,他们今后将继续研究血糖偏高与脑内色斑状物质发病的关系。

  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神经病学》杂志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