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懂美学的人的美学观
(2011-03-05 15:43:20)
标签:
美学艺术 |
分类: 隨筆 |
如今我发现,从本质上反映一个人人生观、价值取向与精神层次的是他的审美。对艺术的爱(以及创造)则是这种美学情趣的外化。
原因大概是:不懂得分辨真正的艺术(即美与丑)的人,一般也不太分得明白善与恶,手段与目的,职业与事业,于是作为这种混沌状态的牺牲品
所以有结论如下:
1、“无癖好者不可与深交”,正如“民无恒产,便无恒心”;严肃的美学观意味着严肃的人生观。
2、审美情趣不同,或者说没有同样艺术爱好(不一定是同种类型的艺术,但必须有某种内在的美学联系)的朋友,一般难以交心。
3、孔子讲礼乐对人的教化作用是对的。
4、从一个人爱好的艺术类型(此处指真心的爱,装B者排除)的确可以看出他的修养和人格类型;当然此二者未必与“人品”相关——反例有元首君和里根君——俗人可能是大好人,高雅者不一定是高尚者。
5、当然,我无意对艺术体裁作高下之分的评论:一部好的通俗小说可能比一本故作艰深矫揉造作的哲学著作更有深度;有灵魂的摇滚乐也与仅仅是反映荷尔蒙分泌量或用来泡妞的摇滚有天壤之别。
6、对我来说,艺术的最上等是完整与和谐(这就是我喜欢integrity这个词的原因),略次一等则是描述人性与情感和激励人心的力量,再下一等则是直截了当的实用主义功能——情感宣泄,最下等是娱乐业工业化之后的偶像崇拜标签、无病呻吟或感官挑逗。以音乐为例,第一类是贝多芬以前的古典音乐;第二类是(通称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剧、New Age及跨界、有灵魂的摇滚、流行及其它;第三种是大多数流行音乐和少数不幸过度市场化的摇滚乐。
7、所以艺术(至少是古典时期的艺术,现代艺术另说)和宗教一样,不仅仅是性的升华,而是人类以有限和有缺陷的生命追求不朽与完美的渴望的情感表达。我相信这是一切古典精神的灵魂(所谓的Vita brevis, ars longa.)
8、好的事物永远是共通的:美、善、智慧、勇气与自由。
(这竟然是我一边看经济学一边胡思乱想的产物……跑题严重啊你给我专心学习O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