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achesis_in_Elysion
Lachesis_in_Elysion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373
  • 关注人气:1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蔚蓝色的告别》后记

(2010-08-01 22:22:21)
标签:

卢然

长篇小说

蔚蓝色的告别

后记

杂谈

分类: 小說

作者按:此文为我的长篇小说《蔚蓝色的告别》一书后记。

 

 

 

长久以来,有两种看似对立的小说观念:反映真实生活和超越(或抽离)真实。前者往往强调对现实世界(人物、情节等)的贴切设定和详实描述,后者则注重表现“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的多种可能性,大多包含某种必然性的悖论,如卡夫卡的《城堡》。粗略来讲,较之后者,前者掺杂了更多的主观情感。以上分析只是大而化之的二元论,就这部小说而言,简单的二元归类便难以实现了。就个人偏好而言,我更喜欢后一种“抽象的”小说,为此不惜冒情节简单、人物存在感单薄的风险,去作描绘共同人类处境的尝试。这部小说也是怀着这样的念头起笔的。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主人公文子渊和她的朋友们的遭遇,的确取材于我所熟知,并亲身经历过的生活情境,譬如高考。这种熟悉必然会带入更多的个人情感,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些感受并不那么顺理成章,甚至自相矛盾。如果说文子渊对高考体系的嘲讽是自然的,她的自为的顺从也是自然的。以高考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不信任,与自觉的顺应规则,两种分离的观念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努力尽责的惟一目标是得到自由。想必不少经历过高考的同代人都有过类似的期望:残酷竞争的前景,与想象中天堂般的大学生活形成对比,仿佛走过那座独木桥就能获得解放。

但期望被打碎了。目标(即便是纯功利性质的)不复存在,我们才发现它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之前的生活是独木桥式的惟一选择,之后的生活则是堕入真空,不知何往。有过相似经历的人,大概更能体会这种自由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残酷落差。更可怕的是,无论革命性质的反抗(如艾叶)还是服从世俗规范(如文子渊),无论表面上的一帆风顺者(如安素晴)还是隐世埋名者(如罗伊),任何一条路都不能导向个体所期望的生命出口,人们被困于过去与现在的纠缠中。这便是迷宫隐喻的由来。

我最终引用了《西西弗的神话》来化解这个阴郁的谜团。通俗一点说,便是无意义的、悲剧的人生与使之有意义的个体反抗之间的关系。加缪赞美后者,是因为他看透命运的悲哀之余,仍然怀有对人性的某种信心:在信仰流失,世事巨变、对个人来说不可预知亦无力阻挡的时代,人类只能寄希望于自我拯救的可能性。这一点不仅适用于高考失利的高中生、车祸中失去朋友的摇滚青年、自幼父母离异闯荡异国的女孩,任何人都可能面临类似的危机。对生命信念的坚持和热爱其实是极其艰难的事情。我们没有意识到,不过是还没有遇到足够严峻的挑战而已。

当然,小说毕竟不是单纯的理论宣传或者心灵鸡汤。作为自我拯救的途径之一,我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建立在相互理解之上的友谊或爱情,都是引领我们走出迷宫的线索。文子渊与艾叶的通信证明了这一点。即使结果令人失望,已失去的事物无法挽回,走出迷宫后的子渊还是选择了“去生活”:珍重信念,热爱自由,同时明了自由背后必要的责任。可可·香奈儿(她可不止是个小资女人!)说过:“骄傲的人只有一种最高的利益,那便是自由”。既然代价是必需的,为什么不能活得更有尊严?文子渊的选择,大体也是我所推崇的理性人的生活准则。

在我心中,最好的小说不该走极端,而是将理念探讨和个体感受并行不悖地加以传达。很遗憾自己不是一个技巧更为圆熟的小说家,只能笨拙地讲述这个故事。文子渊的遭遇并不仅限于自身,亦不仅限于对教育体制弊端的思考,真实的答案应该在读者的个人理解之中。若这部小说能够引起任何有关类似生命困境的积极思考,它大概就是有价值的。走出迷宫之路并不在神秘的远方,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窗外已是深夜了。黑暗寂静而美丽,一如无数个凉风习习的夏日夜晚。六年前的我,正值高中分班考试前夕,却迷上某论坛的长篇同人小说,不顾家长警告一直看到夜半。关掉电脑走到阳台上时,整个城市的灯光都变成了萤火虫般温暖的橙色。多年后一个人在纽约旅行,在帝国大厦顶端俯视圆形地平线上遮天蔽日的光点,类似的奇异体验才又一次发生。是这些时刻把“幸运”之类的字眼抛给了我们。世界千变万化,时间之河汹涌向前,永不停息。但至少这一刻,我们可以停下来确认自身的存在,不再害怕虚无,不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迷失。毕竟还有更真实的东西值得追求:目标,幸福感,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感谢我的父母在创作过程中对我的尊重与支持。感谢作家出版社的冯京丽老师给予我的建议、帮助和高度评价。感谢陪伴我度过高中三年的朋友们——无论你们此刻身在何方,那些日子始终是艰难而美好的。感谢我的小猫和小狗们,它们也是最好的朋友,只要有可能,总是陪在你身边。

今天是六月十日。祝高考完的孩子们有个好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