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剪纸《芦叶船》


南京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陈耀的剪纸作品《芦叶船
》。
我的童年,跟随做老师的母亲在乡村的一个学校里面度过的。学校旁边就是一条河,河边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这种芦苇是可以用来做粽子的,还可以做风车,芦哨,我最喜欢的是用芦叶做成各种各样的小船。
这种芦叶,我们老家叫〝箬子”,我们采下一把芦叶,分成几类,大且长的可折成大篷船,中等的可做成帆船,窄叶就只能做成小舢板了。聪明的孩子,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船做好后,大家便跑到河边上,等到芦哨响后,孩子们把芦叶船轻轻放下,排成一排,一阵清风吹来,各式各样的芦叶船便顺着风儿开走了。我们就用芦叶卷成大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手上高举的芦杆头用芦叶编成的风车,呼呼的转得更欢了。
玩芦叶船还是一个竞技项目,比谁编的漂亮有创意,比谁的船跑得快跑得稳。有时,小伙伴们心血来潮,还会玩一场〝海上激战〞,捡起地上的小石子,互相攻击对方的船。看谁打得准,打得狠,直到把那些芦叶船打的人仰马翻,粉身碎骨。
那时候大人,怕孩子掉到河中出事,常常会阻止我们玩这个游戏,我们只能在水盆里玩芦叶船了。
直到现在,端午节裹粽子的时候,我还会拿出一些芦叶,做成芦叶船,给小朋友讲一讲,我们童年玩芦叶船的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