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剪纸《打乒乓球》

标签:
文化图片 |
分类: 陈耀剪纸作品 |

南京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陈耀的剪纸《打乒乓球》。
兵乓球,是中国国球。在我们童年的七八十年代,成为整个国家最为普及的运动。记得那个时候苏北的乡村学校,操场边都有一个砖头砌成的台子,中间两侧放上两块砖,加上一个竹竿儿。这就是乒乓球桌了。虽然条件差一些,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小朋友们打乒乓球的热情。
那时乡村小朋友不可能用什么双面胶单面胶,或者是红双喜之类的高级乒乓球板,有条件稍好一点的,会买来木壳板,就是用两块纤维板粘合在一起,做成了乒乓球板的形状。没有条件的,就找来家里的木板,用锯子和刀做成乒乓球板的样子。乒乓球也很宝贵,有时球掉在地上被踩扁了,用开水烫一烫,复原好了再用。
在那个年代,打乒乓是一种真正的全民健身运动,经常看到小孩子打乒乓球的身影。当时实行的还是21分制,几局球打下来,头上热气直冒,身上汗流浃背。尤其在冬天,打乒乓球的人会更多,既暖了身子,还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乒乓球台边,打球的人全身投入,厮杀紧张。周围看球的也不轻松,有的看得甚至比打球的还要累,时而鼓掌喝彩,时而捶胸顿足,时而摇旗呐喊。
打乒乓球也成了男孩吸引女孩眼球的热门运动。女生们看球时,七嘴八舌,手舞足蹈,各自暗暗地为心目中的王子加油助阵。特别是男孩打球时迸发出的那股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轻轻撩拨着姑娘们的心田。
小小的乒乓球,成就了我们童年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