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伴随我成长的城市
(2010-08-05 01:01:27)
标签:
蠕虫腐气帷帐泥土文化 |
分类: 杂文 |
这个城市并不大,也没什么悠久的历史,至少城里的人都这么认为。
在这被绿荫与工业烟囱中冒出的红黄交杂的烟雾共同笼罩的城市里居然找不出一栋建筑有五十年以上的年头,能回忆出些故事的只有些上了岁数的老人,而且他们的回忆也不真正属于这儿,他们总会喋喋叨叨的说着东北三省的将军和女人之间的故事,在最不紧要的当口顺便提到少许这个小城仅有的那一份往事。
从北方来的工人们在这儿建造了一切,据说是从一小块墓地开始的,砸了墓碑,盖了楼房,碑上的铭文换做了楼前红底白字的标语。建设之前要破坏。每个建设者都遵守着这句格言,让文明的发展总像是蜗牛爬深井,爬三步掉两步。
当初的建设者们把粘有腐气的泥土全部掘出去填进湖里,尽管这些泥土里面还掺杂着或许还能适应新鲜空气的蠕虫;他们打下了在新时代里成长的木桩,尽管这些木材或许应为年岁太小还没有成材。可这是新兴国家中的新兴城市,多么有趣的连接啊,由最新兴的阶级去完成。
然而那个时代的人们没有想过,从荒芜的土地上开出的灌木,那是吸收了燃尽的草根,从浩瀚的海洋里采集出的健康药品,那是来自海底生命的酝酿。巴勒莫的山地里才会唱出南欧的洪亮高音,那源自与对宗教的热爱和对围裙妇人们的依恋。杜瓦米许的族人擅于刻出神秘的图腾,那是出于他们对远祖的遥想以及对自然的仰视。从巫女那儿借来的华丽衣裳只能是出入舞会的票证,能配的上皇后的不是那剔透的水晶玻璃鞋,而是成长于破旧地板上的粗糙双足。
可是在全新的地方并不需要旧东西,哪怕那陈旧的被人称做历史的一抹印记。
这个城市为全国做了示范,这是个缩影,一个剧目重新编排并在这里上演。外来的道具披上了自制的红色帷帐,外来的故事换上方言自导自述,湖里的蠕虫终究是蠕虫,不堪大用,肚子里的积淀和湖底的淤泥一样见不得这新时代的太阳。
只是,总会有几个有头脑的认识它们的价值,当经济伤害精神的时候,用它来包扎下脑袋。
没有什么比埋在泥巴里的眼睛更明亮的了。
哈哈,隐喻是不是用的太多啦~~没办法啊,我们得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