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预设”与“生成”

(2011-05-27 15:35:57)
标签:

育儿

    《课程指南》指出: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成的主要方式。而预设与生成的能力,又是实施新教材所必须的专业能力,是我们老师必须拥有的能力。教师预设主要是指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教育活动,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活动.幼儿生成是指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环境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也因而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开始关注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可在实践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新旧观念的冲撞:“在活动中如何整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对活动环节进行再创造?如何处理生成与预设活动之间的关系?”等等。

    而我组教师都是年轻教师,教师经验有限,为了让教师更好的理解和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预设与生成,我们对“活动的预设与生成”进行了专题研讨与学习,如:“对生成活动的认识、表现”、“如何通过师生互动,开展主题学习”、“如何处理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等。

http://s3/middle/698e4f1dga43d02c8f662&690

    通过学习,我们首先对“生成与预设”关系的认识又有了新的领悟。之前,更多的教师认为:生成活动就是由小朋友的热点课题或者新的发现而产生的一个活动。另外,只是由幼儿这里产生而教师预设明显的活动也归为生成活动。现在,教师们知道预设和生成是交错进行、不可分割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生成的课题可以安排成预设活动,预设的活动也可以留有生成的空间。其次感悟到要使预设与生成两者间有机的结合,教师必须根据目标及幼儿的需要和已有经验以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生成活动。作为教师,应该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究和摸索,寻找制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经验的目标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每位幼儿的充分发展。

 

                                                                                  托班教研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