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贵阳相宝山(转载)

标签:
转载 |
对于居住在贵阳的人说,相宝山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如果要说照壁山,可能很多人就不清楚了,特别是许多年轻的贵阳人。http://s11/orignal/4aa0a69b33931a891d53a
其实相宝山就是照壁山,俗称平顶高峰,位于贵阳市区东北隅,海拔 1172米(相对高度约100多米),总面积35240平方米。http://s14/orignal/4aa0a69b688ce383fa7dd
相宝山西邻外环城北路(宝山北路),东、南临贵州师范大学,北靠贵州日报社。山体呈长条形,东西走向,东南面与扶风山和东山遥遥相峙,北面与狮子山远远相望。http://s6/orignal/4aa0a69b217014ba95415
关于相宝山,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明朝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山川》中,就有关于相宝山的记载。清乾隆《贵州通志·山水志》说,相宝山应为“象宝山”,这所以用这个“象”字,或许是缘于它的形状酷一头大象。我们从六广门东望,相宝山为圆形,似如元宝,狮子山在其后(北面),形如狮子抱宝;从东门北望,它又像一堵照壁墙,所以俗称照璧山。从贵阳城中看,又如立于北面的一道屏风,所以过去山上那座寺庙又名屏山寺,也称毗尼寺。毗尼寺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为贵州巡抚冯晋卿所建,清顺治、道光年间均有培修和改建,曾与黔灵山、东山并称贵阳三大佛门胜地,香火十分兴旺,但不幸毁于解放前夕。http://s2/orignal/4aa0a69b7e3be7f601f41
清人陈鼎《黔游记》记载:“山上有屏山寺,寺西一岩,周拥大树,踞岩而望,可穷千里也。”寺庙处于西峰顶上,依山势而建,栏廊回环,古刹缥缈。http://s7/orignal/4aa0a69b13e9ef9ef7606
由山麓拾级而上,草径疏林,随山起伏,行约二里,即抵寺门,再历阶二三十级便入寺院。院内规模狭小,殿宇逼仄,塑有十八阿罗汉像,生动逼真;佛龛左右存有一铜牛,一铜镜。据传宝镜能分善恶,能辩前世后生,世人纷纷上山观镜,故而香火旺盛。http://s8/orignal/4aa0a69b1b2fc340853f7
佛殿外有长廊,凭栏俯视,但见残崖断壑,杂树环卫,绿萌如盖,鸟鸣嘤嘤;遥望远处,诸山环拱,岚烟紫气,朝暮变化颇令人神怡心矿。http://s5/orignal/4aa0a69b630aa8e240054
山上树林葱茏,怪石嶙峋,荆棘遍野,杂草丛生,四周残存着古老寺院的石墙。http://s9/orignal/4aa0a69baceff36add028
山顶有一平台,瓦砾遍地,泥土小道边,隐约还能见到寺庙的柱础。山顶西端现在还有一座小亭,那是前几年修复的。http://s14/orignal/4aa0a69b1c87fab7e5e9d
东侧山腰处尚存一座和尚塔坟,墓主应该是毗尼寺的和尚,经常还有信男善女前往焚香祭扫。http://s13/orignal/4aa0a69b5b9dbc9a41fac
关于那面宝镜,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初之际,贵阳新任府台上山敬香。府台先斋戒三日,沐浴全身,来到屏山寺。在魁星像前拜毕之后,于铜镜面前一站,铜镜里出现秀才影像,意即前世是一读书人,府台甚是高兴。第二次敬香后,再祈求照看自己来世,谁知此时镜内却现出一头疲惫不堪的老牛,被农夫鞭打着,艰难地犁着田。府台不解图像何意,闷闷不乐地向主持老僧询问,老僧不便作答,在府台一再恳请之下,老僧才说明该图像显示府台为官不清,来世将变牛被人抽打犁田。府台一听,勃然大怒,立刻派人杀狗一头,以血淋镜,从此以后,铜镜就黯然无光了。这一切只不过是传说而已。现在寺庙没了,老和尚没了,铜镜也没了,但那故事却还在民间流传着,这既是人们对贪官的痛恨,也是对世人的警示。 http://s14/orignal/4aa0a69bf3689a2319fad
毗尼寺东侧有一石洞,名为“碧云”,为佛徒闭关之所。洞口有刻字“相宝留云”“黔阳半壁”八字。http://s11/orignal/4aa0a69bc298f26176d3a
“相宝留云”四字,具有汉代《张迁碑》和《天发神谶碑》特征,字体端庄,笔划方直,隶中带篆,篆中显楷,笔力遒劲,苍古雄浑。http://s1/orignal/4aa0a69bdacec249ae5d0
“黔阳半壁”四字为行书,典型的清人书法风格,四个大字一气呵成,飞白顿起,潇洒飘逸。清初曾任贵州提学使的知名画家邹一桂,在他的《山水观我册》照壁山画幅中,就有“相宝留云”的题名,据此推测,“相宝留云”四字估计为清初时所刻。“黔阳半壁”估计为清咸丰年间作品。http://s12/orignal/4aa0a69b369615328295b
距刻迹不远处的石阶旁,有摩崖草书“玄武山”三字,体大如扇,形如走蛇,因无款识,亦无记载,何人所书何年所刻已不可考。
http://s9/orignal/4aa0a69bf149f80ecbe88
由于相宝山与城区近在咫尺,游览极为方便,每当春秋佳日,游人更是络绎不绝。清人吴振棫曾有诗赞:“人言苦荦确,我爱松间风。倏然不知复,缥缈登兹峰。威迟樵人径,崔嵬梵王宫。长廓亘天际,疏雨湿网虫。凭阑一以晀,群山自横纵。城廓出地底,万象云气中。闻香入微妙,解带语从容。坐久豁斜景,饮涧下双虹。”清末书法家袁开第曾写有楹联为:“合向西南撑半壁,试看高下拱群山”。这是相宝山景色的真实写照。http://s2/orignal/4aa0a69b58450dec71f31
在科举时代,秋闱试毕,正是重阳登高佳节,文人学士多于此饮宴酬酌,倚栏吟赏。明清时期,相宝山是当时贵阳一处登高揽胜的理想场所。如今我们还能找到关于相宝山的旧照片,照片上两山兀起,一为狮子山,一为照壁山,两山周围全是粮田,几个农民正在田里打谷子,好一首悠然自得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水田园诗。http://s11/orignal/4aa0a69b863236fde05da
今天,居住在山下的人们还经常上山溜鸟、晨练。听说政府还将投资建设相宝山公园,利用山体的悬崖峭壁设置跌水瀑布,最大落差达到17米,并建设步道、观景平台、老人休息林、放鸢广场等公共游乐设施。如果消息准确的话,不久的将来,一个既有历史文化氛围,又具现代人文气息的新型休闲公园会在那里产生。http://s9/orignal/4aa0a69b641fdd3d7bff8
晚秋时节,山上一片金黄,如能邀上几个朋友到山上一游,其实也很爽心。
(注:本文来自新浪博客——正品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