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雨三农20160107】精准扶贫关键要靠市场

(2016-01-07 10:55:52)
标签:

杂谈

文/林成龙

现在媒体上所看到的所谓“精准扶贫”,难道就是真正的“精准扶贫”了吗?或者说,难道就是“精准扶贫”的主要表现形式了吗?

现在的做法是这样的,先派工作组下到农村基层,运用“三访”“四看”“五评”法来甄别确定帮扶对象。所谓的“三访”,指普访看状态、走访看动态、回访保常态;“四看”,指的是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五评”,指的是农户自评、群众互评、专班测评、张榜公评、集中确评。特别是在“四看”时,还不光要用眼看,更要做到“一表”“一责任”。所谓“一表”,指填写《贫困户识别核实登记表》;而“一责任”,指落实一名干部为责任人。

通过细致的田野调查,对之前识别出的贫困村、贫困户再次进行逐村、逐屯、逐户识别核实,详细了解实际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在完成识别核实后,政府还组织人员将核实信息录入贫困村贫困户电子信息系统,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提供科学依据。

做到这一步为止,还都是对的。这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没有这些严谨科学的调查结果和数据,后面的扶贫,都是建立在沙滩上面的高楼。

可是,如果精准扶贫人员接着问帮扶对象想养什么?是养猪呢还是想养牛。他说想养牛。于是就跟他签个合同,给他几头怀孕母牛,规定一年之内不许卖掉,不许吃掉,还帮他申请五千块扶贫资金等等,这又变成“小器”了。一只乌鸦从屏幕飞过,头上两滴汗出来……

本来,大调查,这是很“大器”的扶贫做法,申请扶贫资金,送怀孕母牛,这突然变得“小器”了。这是最近我在中央台的《焦点访谈》上看到的镜头。

为什么会这样呢?窃以为,是我们的扶贫人员,还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精准扶贫”的精义,还没有找到“精准扶贫”的办法。为了尽快完成扶贫任务,有什么比向上面申请资金,申请物品更来得便捷?只要在这几年内,他的帮扶对象有钱了,那他就算完满完成任务了。

我们不能这么没出息吧!什么都要向上面伸手。这不光是物质上的贫困,更是精神上的贫困;不光是我们贫困户的贫困,更是我们的扶贫人员的贫困。

“精准扶贫”怎么能让政府大包大揽呢?政府不是只要做好调研,做好铺垫,做好引导,做好协调,做好保障就可以了吗?

可,不靠政府,那我们靠谁?

靠市场呀!还记得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巿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注意,《决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修改为“决定性”。也就是说,贯彻到我们现阶段的“精准扶贫”工作中,“精准扶贫”也应该以市场为主体。

让市场去合理地调动社会的方方面面的资源,来参与到扶贫工作中。让市场在扶贫的过程中获利,而受扶对象也成功脱贫,共赢互惠。

帮助一个人致富,帮助少数的人致富,那是“小器”;只有帮助大多数人致富,让大多数人获利,才是“大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