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建议用农业对外开放保障粮食安全

(2012-05-31 10:28:58)
标签:

对外开放

粮食安全

农产品

农业

中国大豆进口

杂谈

分类: 天下汇

    http://s13/middle/698c1393gc14bdcf5e2dc&690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表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后,国内对农产品开放问题依然很难达成共识。 

  5月30日,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举办的“入世十年”课题成果发布会上,程国强提出上述看法。 

  程国强曾参加入世谈判,他称,当初入世谈判中农业问题是最难的一个,也是在加入后各方面预期最悲观的问题。“目前为止,依然没有达成共识。” 

  他表示,很多人对中国农业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因为中国是小规模农业,只要说市场开放,就不可避免有抵御心理。另外,有很多中央部委对利用国外农业资源存在疑虑,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应该由中国农民分享,而不是进口巴西、美国等地的农产品。 

  程国强认为,由于某些部门观念上的问题,以至于在政策协调上面临一些困难,导致目前中国农产品贸易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进口规模越来越大。目前达到年950多亿元,大豆五六百万吨的规模。但是目前没有一个战略机制,没有一个稳定的渠道,没有形成全球的供应链。 

  另外,中国虽然是贸易大国,但由于缺失上述战略,使得中国没有市场话语权。特别是在风险管理方面。根据其对中国大豆进口的评估,中国现在付出的成本比正常情况下多10%-20%,“跟铁矿石有类似。” 

  程国强认为,尽管中国开放程度已经非常高,但没有一个农业开放的总体规划。“很多部门在管农业问题,但实际上谁都不好管。” 

  谈到中国农业未来面临的风险时,程国强称,未来10年到20年里,中国农业、食品消费还将呈现刚性增长。只有在经济成熟以后这种消费需求才稳定下来,“中国现在还处于不确定及高速增长阶段,对农业提出的挑战和要求会更高。” 

  他称,在评估十年开放历程后,结论是下一步对农业必须要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核心是让农业对外开放服务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既使是进口大豆、玉米或者其他农产品,目的是为国内必须坚守的主粮的产品。” 

  在此基础上,下一步开放要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通过“走出去”建立全球持续、稳定、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 

  他建议建立农业对外开放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对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的管理等。

精彩推荐: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解决粮食问题须立足国内

来源:财新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