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农民!(三农直通车专题报道)

(2012-04-09 17:11:47)
标签:

职业农民

农民

农业教育

教育培训

空心化

无人种地

杂谈

分类: 自耕地

http://s15/middle/698c1393gbd3b70615a4e&690

     导读: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农业老龄化和农业副业化情况日益严重,导致全国每年有近3000万亩的耕地撂荒,人口大国正面临着“无人种地”的尴尬。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从河南滑县赵营乡走出去的2700多名职业农民,依靠在全国各地承包的16万亩土地,每年创收6000余万元。

 

Part .1 “将来谁种地”有解

土地流转,农民成“上班族”

http://s2/middle/698c1393gbd3b88227af1&690

    “劳累一年,一亩地收入不过2000元,扣去成本,所剩无几。”回忆起过去的传统耕种,云霄县东厦镇洲渡村的村民方木明十分感慨。“现在,一年收入2万元以上。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没想到种地还能赚这么多钱。”比较土地流转前后的日子,老方感到很幸福。 和该镇许多农民一样,老方的幸福,源自土地流转。原先,老方两口子守着两亩多地。前些年,听说云霄东州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要建蔬菜基地,老方就把土地转租给东州。除了租金收入,老两口还在基地打工。如今,老方已是基地技术负责人,月收入2000多元;老伴一年打工300多天,一天收入40元。

详情介绍:土地流转,农民成“上班族”

 

回乡创业者成为高素质职业农民

    张芳是河北省正定县东贾村村民,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河北石家庄一家外贸企业工作,在企业因国际金融危机倒闭后,求职并不顺利,屡屡受挫的张芳开始萌生一个念头回乡。如今,她已经成为了一个大棚的经营者。“在外打工挺辛苦的,而且还赚不到什么钱。回到家乡后,乡里不仅为我申请贴息贷款,还帮我承包了一个大棚进行创业,收入比过去多了四五倍呢。”张芳高兴地告诉记者。 东贾村从2009年引进山东寿光的大棚技术后,专门成立了经济合作社,帮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让他们创业“零风险”。正定县南牛乡党委书记安文斌告诉记者,依靠纯天然的绿色种植,每个耕种面积只有1.8亩的大棚,可以轻松达到六七万元的年收入,而且所有蔬...

详情介绍:回乡创业者成为高素质职业农民

 

“中央一号文件”催生新型职业农民

    虽然如今很多农民子弟都摘下了“文盲”的帽子,很多人却又戴上了“农盲”的标识,农村缺乏有文化、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和有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事关农业长远发展,要作为一项基础性重大工程来抓”,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集农业科技,提出培育职业农民的战略举措。 职业农民就是指把务农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就像医生以看病、教师以教书为职业一样。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的经典定义,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他们是身份有别于市民的群体;而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将农业作为产业,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极...

详情介绍: “中央一号文件”催生新型职业农民

 

什么是“职业农民”?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朱启臻 

  农民社会地位低是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的重要原因,因此给农民充分的社会尊重和应有的社会地位是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社会环境。同时,职业农民应该接受全面的农业教育,而不是片面的农业教育。需要专门的培训机构针对职业农民的需求,制定培训方案,为职业农民提高自身素质提供有效的培训与教育服务。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为了创造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环境,从概念上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十分重要。 

  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从职业意义上看,所谓农民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并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占有(或长期使用)一定数量的生产性耕地;二是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三是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四是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职业农民也必须符合这些条件,与非农民区分开来。 

  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除了符合农民的一般条件,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一般具有较高的收入。二是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而且后继有人。稳定性是农业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以区别于对农业的短期行为。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就目前而言,为促进职业农民的成长,迫切需要提供以下四个方面的社会环境条件: 

  第一,确立土地流转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只有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制度,确立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营造职业农民存在和生长的法律环境。 

  第二,充分的社会尊重。农民社会地位低是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的重要原因,因此给农民充分的社会尊重和应有的社会地位是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三,良好的学习氛围。职业农民应该接受全面的农业教育,而不是片面的农业教育。需要专门的培训机构针对职业农民的需求,制定培训方案,为职业农民提高自身素质提供有效的培训与教育服务。 

  第四,城乡一体化要素流动的环境。新型职业农民来源可以是多元化的,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新的城市市民的同时,也要鼓励城镇人才到农村经营农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真正实现城乡人才双向流动。

 

如何理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把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出台了政策: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详情介绍:如何理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Part .2 中国农民职业化转型路有多远

基本农田保护不力,农民或无地可种

    今年62岁的梁朝胜,在中山一直有名气,因为他种了20多年的水稻,多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他喜欢种地,自己改装机器,自得其乐。虽然年届六旬,除了因为长年耕作皮肤被晒黑外,梁朝胜看起来身体结实,精力充沛。不过,这位昔日的种粮大户,如今却不能再如往常一样笑得那么灿烂,五年的承包期将于今年底到期,由于无法承受已经成倍上涨的土地租金,他不得不面临着和这块土地告别的局面。 20多年的各地生涯中,他的种植面积曾经一度达到近400亩。而如今,再拿几百亩没有那么容易,而且,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在沙溪承包的200亩土地减为100多亩,最后因为到期价格上涨而放弃。与此同时,在南区承包的200亩地到期后,因为承包...

详情介绍:基本农田保护不力,农民或无地可种

 

如何促进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

    春节后,哈尔滨市道外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举办的首场招聘会上,来自尚志市的一家农民合作社从城里招走了16名求职者,其中包括2名技术人员、6名销售人员和8名技术工人。据该合作社王经理介绍,他们中的销售人员很快“上手”,利用丰富的销售经验把这家合作社的产品推销到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并稳固了沈阳、长春等地的销售渠道,使这家合作社的产品月销量从近20吨上升到近60吨。技术人员上岗后,严格按照生产操作流程作业,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还改良了整个车间的工作秩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两个月后,这些“城市工”给这家农民合作社带来了明显变化。 朱启臻教授表示,从人才流动的角度看,职业农民的形成依赖于...

详情介绍:如何促进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

 

专业农民职业教育何时下乡?

    山西省教育厅职教处处长王耿升分析认为,农业类专业传统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民才是涉农职业教育的培养主体,学校教育必须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推动过程中对农民教育必须实行免费,而且必须让农民看到实效”,王耿升说:“如果没有效果,你给农民发钱他都不会来。”但目前只有全日制职教学校才能享受学费全免和补助优惠,“应打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政策界限,要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学费全免的政策优惠,其次就是要改变教学方式”,王耿升建议。 2009年,山西省依托3所农业类普通中专学校开展“送教下乡”试点,把课堂办在田间地头,当年招生8000人,2010年把试点学校扩大...

详情介绍:专业农民职业教育何时下乡?

 

 

Part .3 发达国家如何保证农业后继有人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是个法律问题

    许多发达国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走过“从发展到衰退再到恢复”的弯路。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说,发达国家由于国情和资源禀赋不同,选择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也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将培育职业农民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把教育培训作为培育职业农民的重要手段,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美国通过《莫雷尔法》、《哈奇法》、《史密斯-利费法》等农业法律,保证每个州都有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农业技术合作推广站,实行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韩国《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规定对农渔民后继者提供援助资金,提供精神教育和技术教育;《农渔村发展特别措施法》,为培养农...

详情介绍: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是个法律问题

 

资金和政策扶持确保农民职业教育优先发展

    在国外,对于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一般情况下政府都会从经费投入和政策方面倾斜,确保职业农民教育的优先发展。经费来源普遍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渠道,保证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同时也会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扶持职业农民教育,不仅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还有政府对职业农民教育的“埋单机制”。法国实现农民按需培训,农民可以自选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不仅免费还发给补贴,建立了层次分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日本、韩国农民协会在农业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美国农民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德国所有农民即使受过高等教育也必须经过不少于3年的农业职业教育。

详情介绍:资金和政策扶持确保农民职业教育优先发展

 

职业农民须“持证上岗”

    为了保证教育培训的质量,国外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都采取严格的考试和认证制度,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统一的可操作的目标,也为监督评估农民教育提供了统一的标准,确保宝贵的农业资源让高素质的农民来使用和经营。英国的农民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农业职业培训证书和技术教育证书两大系列。法国农民培训的职业资格证书有4种,德国有“合格证书”和“农场师傅证书”两种。加拿大推行“绿色证书”制度,不获得绿色证书不能成为农民,不能继承或购买农场。

详情介绍:职业农民须“持证上岗”

 

结语

    被广泛谈论的农村和农业“空心化”,可能只说对了一半,事实的另一半是各地如火如荼般涌现出了种养大户和农业标兵,他们的“致富经”诠释了农民不仅仅是一种与土地捆绑在一起的“身份”,也逐渐成为一种具备高性价比的“职业”,农村的活力从未失去。

 

精彩推荐: “农民”成为一种职业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