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走”的乡村教育(专题报道)

(2011-11-07 10:21:08)
标签:

乡村教育

教育

撤并

留守儿童

教育空巢

分类: 自耕地

   

http://s16/middle/698c1393gb11bd1a9b28f&690



    导语:青壮年出去打工,老人在家种地,孩子在城里上学,这已经成为很多农村家庭的真实写照。按现在的经济形势发展,农村人口将更多地流向城市,农村小学的生源将更少。这必将导致农村教育的进一步衰落,因而许多地区开始探索城乡“教育均衡”实施途径。

 

伴随农民的离开,乡村教育也出现了“空巢”

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更多孩子随父母进城

http://s11/middle/698c1393gb11be3a9f5aa&690


 随着农村学校衰落,很多父母将孩子带去了务工地读书,希望借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 (资料图)河南商报记者 田仲煜/摄 

  随着农村学校日益凋敝,不少父母带着孩子去上学,不少基层老师也因待遇不好想要“出逃” 

  多名学者称,城市化进程所形成的空心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经费不足等正导致农村学校衰落 

  河南商报记者王向前 赖海芳 

  实习生宗雷逯彦萃张科峰张君瑞姬中贵翁彦轲赵鑫张丽宋洁段睿超王海英 

  一所所长草的校园,一栋栋破败的房子,行走在河南乡村大地,时不时见到的村头小学面貌,让人恍若隔世。 

  “以前的学校可热闹了,就是放学了,还有很多孩子疯着玩,不想回家。哪像现在,你看一个人都没有。”安阳滑县姬屯小学老师姬繁修说,这不是一个地方的现状,全省乃至全国农村,都存在小学荒芜化。 

  详情介绍: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更多孩子随父母进城 

 

教育资源向优势地区集中,乡村教育难逃没落

http://s1/middle/698c1393gb11be9300fb0&690

    在专家看来,解决农村空巢学校还得通过教育公平来实现。 

  农村学校日益空巢化,已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出台相关措施应对 

  河南也制定了大量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撤并学校、优化资源但专家认为: 

  解决空巢学校问题 

  还得靠实现教育公平 

  有人的地方,才会有生气。 

  日益空巢化的农村学校,早已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出台相关措施应对。 

  河南省教育厅的一位工作人员称,河南省因地制宜也制定了大量政策,其中主要一项就是“定点布局”:撤并学校,优化资源。 

  专家认为,仅“定点布局”是不行的,从根本上解决空巢学校还得通过教育公平实现。这也是当下百姓的最大呼声。 

  详情介绍:教育资源向优势地区集中,乡村教育难逃没落

 

“撤并村小”能否解决农村学校空巢问题

村小撤并后上下学不方便不安全,费用剧增

http://s15/middle/698c1393gb11bfb4fbc9e&690

    昨天,是大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可泰州兴化市垛田镇王横小学却无法正常开学,村里的孩子们陷入无学可上的窘境。原来,该镇实行学校撤并,将拥有百年历史的王横小学4-6年级撤并至镇上的垛田中心小学,引发家长不满,“这样撤并,不仅上下学不方便,而且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一年要多花2000多元的车费和伙食费。” 

 详情介绍:村小撤并后上下学不方便不安全,费用剧增

 


现有农村寄宿制学校无法满足学生寄宿需求

http://s14/middle/698c1393gb11c20afc64d&690
成都教育正在酝酿一场深刻的变革,将惠及这座城市里所有的孩子。

 

从村小撤并看农村义务教育之忧 

 

http://s13/middle/698c1393gb11c04dedebc&690
关圣小学返聘回来的退休老师正在辅导学前班学生 

  教育之重在义务教育,实现真正意义的义务教育关键在均衡。近几年,宜宾村小撤并了不少,随之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关乎教育均衡和公平:城乡、乡镇、学校间的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学校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师素质、教育质量差距呈扩大趋势,部分农村学校规模逐步萎缩……农村义务教育着实让人心忧。 

 

http://s4/middle/698c1393gb11c05a53113&690
一个人的上学路 

  忧——守不住的村小 

  27日,天空下着小雨,路上有些泥泞。下午放学的铃声响了,屏山县龙华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曾敏和哥哥周贤贵一起走路回家。早上来学校时,曾敏的鞋子就已经湿了,裤管上沾满了泥巴,到放学时她的鞋面还没有干,就又要一脚一摊泥地走回家。 

  虽然每天早上两人5点40就要起床,6点半从家里出发,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但至少他们还有学校可以读书,而因为村小撤并,金淑芬的两个学生却已经没有学校可上了。 

  因为扎根乡村教育,金淑芬被誉为“山区教育的守望者”。如今,她的村小守不住了,这个在村小工作了26年的老师心里充满担忧:“我原来教的七八个学生,现在有两个因为新学校路途远就没有上学了,另外的都跟着家长到了打工的地方去。” 

  金淑芬原本是高县胜天镇德利村小学的老师,这学期才刚被调到胜天镇中心校。她说:“从村小到中心校上班,很多人都认为是一件好事,但我却觉得像有一块石头压在心里,因为我走了,学校就撤了,孩子们读书就更难了。” 

  上学期,她给孩子们说过:“我不走,有七个八个我都把你们召集起来教。”结果这学期,她被调到中心校去了。“我愧对孩子和家长们。”9月28日,在宜宾市第四次党代会高县代表团的讨论会上,说起这个她哽咽了。 

 

http://s2/middle/698c1393gb11c09f24ad1&690
曾敏一天都未干的鞋子 

  村小的撤并似乎是历史趋势 

  “学生少,条件又艰苦,现在佛现小学到云峰小学已经有了直通的车,我们做了家长的工作,家长同意之后才把佛现小学撤并过来。”云峰小学校长张圣有些无奈。云峰小学条件是要比佛现小学好些,6个教学班,171个学生,13个老师,但是现在学生也在以每年一二十人的数量在递减。 

  宜宾县喜捷镇洛川小学有7个班9个老师,其中一个老师是代课老师,人数最少的班只有14个学生。老师们都实行包班,一个老师几乎要上完一个班所有的课程,一天五六节课。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看到其他村小撤并,她也很担心自己的命运,要是所在学校被撤了,自己该何去何从呢? 

  随着农村空心化,生源减少,村小的撤并在全国范围内似乎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留存下来的村小,不少都是由多个村小合并而成。 

  据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市撤并中小学418所。 

W020111106675442832491.jpg

云峰小学孩子的简单午饭 

详情:现有农村寄宿制学校无法满足学生寄宿需求

 

教育资源城乡一体化整合的国内外实践
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成都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

    今年8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会议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的《2011年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总报告》显示,成都市城乡中小学多项监测指标旗鼓相当,农村学校部分指标好于城市学校。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等著名教育专家指出,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都市实行大幅度的政策倾斜,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同时采取城乡互助的方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有效缩小了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为全国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经验。

http://s1/middle/698c1393gb11c16ccd050&690

都江堰市中兴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近年来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图为该校的孩子们在练习书法。资料图片 

http://s2/middle/698c1393gb11c18763221&690

彭州市白马中学与成都市名校石室中学结盟后,更名为石室白马中学,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图为该校举行升旗仪式。桑 清摄(人民图片)  

  今年8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会议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的《2011年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总报告》显示,成都市城乡中小学多项监测指标旗鼓相当,农村学校部分指标好于城市学校。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等著名教育专家指出,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都市实行大幅度的政策倾斜,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同时采取城乡互助的方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有效缩小了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为全国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经验。 

 详情介绍: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成都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

 

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变化的借鉴意义

http://s1/middle/698c1393gb11c1db506a0&690
美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价值,开始保留、扶持小规模学校。

作者:杜 屏 赵汝英 

  摘要: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动因在于政府逐渐意识到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价值,认识到小规模学校在学生成绩、经济效益等方面比大规模学校表现更好。当前我国正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美国小规模学校的政策演变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规模学校;学校合并政策 

    综上所述,小规模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有着积极影响,尤其对于弱势群体。在课外活动的参与程度与质量上,小规模学校也有比较优势。相对于大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并不会导致成本浪费。正是认识到学校合并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些问题,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政策才有了相应的调整。 

     详情介绍: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变化的借鉴意义
结语

    如今乡村教育的衰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绝不意味着没有存在的必要。在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欧洲、日本,其乡村教育并未被割断,而是政府对此加大扶持,使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均等化。在国内,这一探索也已开始并有所成效。随着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呼吁教育公平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乡村教育亟需反哺。否则,再没落下去,恐怕扫盲运动隔若干年又得再来一次了。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三农直通车-- www.gdcct.gov.cn

精彩推荐: “名校无寒门”何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