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淡水鱼价格走势分析

标签:
淡水鱼价格预测渔业养殖利润财经 |
分类: 自耕地 |
两年前,一场数十年不遇的冰雪灾害造成淡水鱼养殖户损失惨重,加上伴随饲料价格上涨所引发的养殖成本大幅增长,即便08年淡水鱼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养殖户的经营利润还是明显下降了。但08年淡水鱼价格的上涨刺激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09年淡水鱼的投苗数量和养殖面积均高于08年,养殖产量的增长必然造成供应量的增加,而需求却没有相应增长,势必给价格造成下行压力,直接导致了09年国内淡水鱼养殖效益不甚理想,持续在保本线边缘徘徊。2010年淡水鱼价格走势将如何演绎?哪些因素会影响淡水鱼的价格走势?本文通过对2008年及2009年淡水鱼价格走势进行梳理分析,并重点分析影响2010年第二季度淡水鱼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为淡水鱼养殖户提供决策参考性预测。
2008年:价格高位下的利润萎缩
2008年初,国内淡水鱼市场迎来价格普涨行情,平均价格较07年同期上涨19.1%。从整体走势来看,年初至春节,在节日需求拉动下,淡水鱼价格不断走高,并于春节达到高点,节后价格小幅回落。进入3月后,由于供应偏紧,淡水鱼价格强劲反弹,出现连续八周的上涨行情。据商务部2008年5月上旬监测数据:国内主要大中城市鲤鱼平均批发价格达到10.76元/公斤,较年初上涨24.5%,同比上涨23.1%;鲢鱼平均批发价格达到8.32元/公斤,较年初上涨16.5%,同比上涨16.9%;鲫鱼平均批发价格达到11.64元/公斤,较年初上涨22.8%,同比上涨21.3%;草鱼平均批发价格达到12.72元/公斤,较年初上涨31.0%,同比上涨32.1%。1-7月份水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上升,主要水产品价格平均涨幅达35%以上,其中四大家鱼等大宗品种价格上涨幅度更大,涨幅甚至达50%以上。
面对涨势喜人的淡水鱼行情,黄玉源却只能望价兴叹。08年春节期间的一场雨雪冰冻灾害,使得黄玉源在春节前投放的鱼苗和留塘的大鱼在寒冷天气中大量冻死,损失十几万元。此次雪灾造成广东、四川、重庆等淡水养殖主产区损失极为惨重,这直接导致2008年上半年淡水鱼货源紧缺,供不应求的局面自然形成了2008年上半年淡水鱼价格普遍上涨的行情。下半年随着淡水鱼的批量上市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价格开始下跌,以草鱼(3斤以上)为例,上半年批发市场每斤最高均价达6.5元,12月份仅为4.5元,下跌了31%,但是比上年同期仍有25%的涨幅。2008年淡水鱼价格总体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呈现出先扬后抑的走势。
2009年:经营效益在保本线徘徊
由于元旦、春节期间水产品价格较高、需求集中,大量淡水鱼已被打捞上市,节后淡水鱼的出塘量相应减少,再加上2月份全国许多地区连续阴雨天气,促使淡水鱼上市量加剧减少,导致2009年上半年淡水鱼价格出现小幅上涨。但是在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消费持续萎缩等负面因素影响下,淡水鱼月度价格普遍低于08年同期水平。全年淡水鱼价格持续走低,均价同比下降4.49%。据农业部监测的12个淡水鱼品种,8个品种价格同比下降,其中鳊鲂、鲤鱼和罗非鱼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6.71%、11.83%和10.09%;草鱼和虹鳟价格同比基本持平。尤其在9、10、11月份,大部分淡水鱼养殖区进入出塘高峰期,淡水鱼大量上市,进一步冲击全国鱼价,使淡水鱼价格更加低迷。
但是总体来看,2009年淡水鱼市场运行较为平稳,交易量呈现稳步增大的态势,价格波动幅度也明显小于08年。
2008年高位运行的淡水鱼价格让黄玉源非常心动,他增加了09年鱼苗的投入,结果低于预期的价格以及不断上涨的养殖成本,使他在09年的养殖收益也只是在保本的水平线上。黄玉源的情况并不鲜见,09年许多淡水鱼养殖户都与黄玉源有相似的经历。
2010年:鱼价上涨可期
冰雪灾害是养殖户无法控制的风险,往往只能被动应对,以尽量周密的防护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而市场运行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可通过分析影响淡水鱼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对未来的价格走势进行预测。
存塘数量决定供需关系
淡水鱼的存塘数量是影响淡水鱼供需关系的决定因素,而供需关系又直接影响价格,因此淡水鱼的存塘量与价格密切相关。存塘量的减少意味着淡水鱼的供应量减少,在需求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价格将会上升,反之亦然。影响淡水鱼的存塘量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春节前后淡水鱼的价格;二是留塘的淡水鱼是否能够顺利过冬。
09年12月,国内淡水鱼价格逐渐回升,尤其是元旦期间,节日效应拉动下价格明显上升,整个1月份淡水鱼价格出现连续微幅上涨行情,同比上涨12.8%。春节前国内淡水鱼市场价格逐步走强。春节期间,淡水鱼市场在节日效应推动下,大部份地区价格都保持坚挺,局部地区鱼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扬。各淡水鱼主产区的淡水鱼需求相对活跃,价格上升需求增加使得养殖户的盈利状况得到改善,直接提高了养殖户出鱼的积极性。据相关统计,春节过后主要淡水鱼养殖区的存塘量大幅减少,与去年同期相比至少减少约10%。据报道,有些地区淡水鱼存塘量已降至一成左右,如河南焦作等地。
春节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北方地区多降雪,南方地区多阴雨雪天气,各淡水鱼主产区受寒流影响,普遍出现淡水鱼冻死、冻伤现象。广东珠三角地区罗非鱼和鲮鱼受冻情况较为严重,据粗略统计,广州白云区江高镇约有30%的罗非鱼冻死,东莞中堂镇受灾的鱼塘有六七成的鲮鱼和罗非鱼被冻死,其中约四成是留塘的成鱼。而且在出现冻死、冻伤的鱼塘中,水霉病发病率较为普遍,这将直接影响没有受冻的鱼的存活率。
据春节前后鱼价回升提高淡水鱼的出塘量和寒流造成留塘成鱼冻死冻伤的数据显示,今年淡水鱼的存塘数量低于09年,预计同比减少15%左右。
成本上升支撑鱼价上升
09年以来,淡水鱼生产价格指数逐渐上升,明显高于生产价格总指数水平。这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一是饲料价格不断上升。饲料成本一般占水产养殖成本大约70%,每一次饲料价格上涨都会直接引起养殖成本上升。2009年下半年,进口鱼粉价格开始上涨,到9月份,每吨上涨约2000元。低档淡水鱼饲料则涨价更早,2009年4月份,浮水性饲料便开始涨价,至10月份到达最高点,10月份价格比4月份平均高出约160元/吨;沉水性饲料至12月份到达最高点,12月份价格比4月份平均高出约175元/吨。目前,大多数水产饲料企业已经提价或计划提价。二是塘租及人工雇佣费用的上升引起养殖综合成本增加;三是交通运输成本加大,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淡水鱼生产价格指数上升,对后期淡水鱼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替代产品影响分析
畜禽产品是淡水鱼的主要替代产品,今年1、2月份畜禽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据农业局信息中心对北京市16个肉类批发市场1月下旬畜禽产品的监测所得,其中白条猪、牛前腱、整羊的旬加权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1.95元、16.67元和16.33元,与上一旬相比,白条猪和牛前腱分别略升1.9%和0.3%,整羊略降0.3%;与去年同期比,分别上升48.2%、15.9%和18.5%;白条鸡每公斤8.99元,比上一旬上升3.1%,比去年同期上升17.7%。按照往年行情,畜禽产品进入第二季度会有小幅下降。但是据目前的价格趋势判断,即使畜禽产品第二季度出现下降行情也会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另外,在国家政策干预下畜牧产品价格也会呈现企稳走势。
畜禽产品价格的上涨会减少其消费需求,相应会增加淡水鱼的消费需求。同时今年我国经济呈现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人们对市场预期乐观,也会刺激需求增加。在淡水鱼供应量稳定,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价格将有上升动力。
通胀预期不断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2010年1月份物价经济数据,我国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继续上升,这暗示着我国通胀压力在进一步加大,通胀预期将不断上升。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1月末的一篇报道显示,食品饮料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进行提价,各类消费品的涨价潮已经开始显现。据瑞士信贷最新报告显示,由于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该机构调高了对中国2010年的通胀预期,从之前的2.5%调高至4.1%;高盛预测中国2010年通货膨胀为3.5%;而腾讯财经预测2010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可达4-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国祥在今年1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季节性上涨、价格结构调整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造成的,按照价格波动的一般规律,未来农产品价格整体上肯定是趋于上涨。
根据以上分析,2010年第二季度淡水鱼价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而是趋于稳步上升态势。上涨呈现小幅上升逐渐推动的走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从4月中旬到下旬,即五一前后价格将会有较明显的上涨,预计最高涨幅约15%。直到7、8月份新鱼接替陈鱼出塘上市时,价格可能会出现回落。
2010年春节期间的寒冷天气并没有给黄玉源造成损失,因为他吸取了08年的教训,从年廿九(2月12日)就开始抽取地下水给鱼保温,提前的御寒措施让留塘的鱼顺利度过了寒冷天气。这让黄玉源松了口气,今年的收成有了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