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B/T18318织物硬挺度仪实验操作步骤介绍

(2016-09-12 15:51:28)
标签:

织物硬挺度仪

GB/T18318织物硬挺度仪实验操作步骤介绍

织物硬挺度仪用于测定各种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弯曲长度和抗弯刚度等指标及其衡量织物的刚柔性能。本仪器采用微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采用专用时钟电路,自动显示时、分、秒,并有年、月、日存储;隐形斜面抗干扰性好;仪器自动查找起始位置,并具有掉电保持功能。今天,小编就织物硬挺度仪按照GB/T18318标准,进行仪器操作实战介绍。

第一步,按照标准规定准备12块试样,记住,一定要径向6块,纬向6块。试样尺寸为25mm*250mm。试样至少距离布边100mm,并尽可能的避免用手摸。

 

第二步,按照标准规定测量和计算试样单位面积克重(天平和取样刀)。

 

第三步,调节仪器水平,将准备好的试样放置在仪器工作台上,并使试样前段与测试平台边缘重合,上下夹板完全夹持试样。

 

第三步,打开仪器电源,进行参数设置,“设定”键:在复位状态下,按此键进入设定参数状态。参数设定完成,再按设定键退出设定态。

 

第四步,按“启动”键,仪器压板带动试样一起向前推进,同时显示屏显示试样的试验次数、及试样实时伸出长度及弯曲长度,(在本状态下,按“返回”键,仪器停止推进,压板自动返回,本次试验废除)。当试样下垂到挡住检测线时,仪器自动停止推进并返回起始位置。

 

第五步,把试样从工作台取下,将试样的另一面放回工作台,按“启动”键,当试样下垂到挡住检测线时,仪器自动停止推进并返回起始位置,并显示第二次弯曲长度。必须做完24次试验,才能按统计键,这时按浏览键可以翻查计算结果。

最后,实验结束,实验结果显示。相关测试报告说明如下:

①取伸出长度的一半作为弯曲长度[计算公式见标准(GB/T 18318-2001]单位:cm

 ②显示字母代号说明:

  1L:第一块试样的平均弯曲长度

2L:第二块试样的平均弯曲长度

   3L:第三块试样的平均弯曲长度

    4L:第四块试样的平均弯曲长度

    5L:第五块试样的平均弯曲长度

    6L:第六块试样的平均弯曲长度

    7L:六块试样总的平均弯曲长度

    8L:六块试样一个方向的平均弯曲长度

    9L:六块试样另一个方向的平均弯曲长度

    1H:六块试样一个方向的平均抗弯刚度

    2H:六块试样另一个方向的平均抗弯刚度

    3H:六块试样一个方向的平均抗弯长度CV%

    4H:六块试样另一个方向的平均抗弯长度CV%

    5H:六块试样总的平均抗弯长度CV%

6H:六块试样一个方向的平均抗弯刚度CV%

7H:六块试样另一个方向的平均抗弯刚度CV%

8H:六块试样总的平均抗弯刚度CV%

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及时清理样品,清洁仪器,关闭电源,对仪器进行基本的维护保养,确保下次正常实验。

http://s15/mw690/001VPrHMzy74N1gipR4ce&690

http://s3/mw690/001VPrHMzy74N1glLfsf2&690

http://s15/mw690/001VPrHMzy74N1goTIaee&690

http://s12/mw690/001VPrHMzy74N1grZSb5b&690

http://s2/mw690/001VPrHMzy74N1gvG7Lb1&690

http://s9/mw690/001VPrHMzy74N1gyUk0c8&690

http://s13/mw690/001VPrHMzy74N1gBZ4U1c&690

http://s14/mw690/001VPrHMzy74N1gF2Tr4d&690

http://s15/mw690/001VPrHMzy74N1gIzb8fe&690

http://s11/mw690/001VPrHMzy74N1gLDS25a&690

http://s16/mw690/001VPrHMzy74N1gOkxhef&690

http://s5/mw690/001VPrHMzy74N1gUEGo44&690

http://s9/mw690/001VPrHMzy74N1gYaAo38&690

http://s4/mw690/001VPrHMzy74N1h1xw77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