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电阻率测试仪操作流程说明书

标签:
科技技术仪器杂谈织物电阻率测试仪 |
织物电阻率测试仪用于测量防静电服等纺织品的表面电阻率、垂直电阻率和点对点电阻的专用测试仪器,全面满足国家标准《GB/T 12703.4 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4部分:电阻率》、《GB/T 22042 服装 防静电性能 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22043 服装防静电性能 垂直电阻率试验方法》以及《GB 12014 防静电服》中的测试要求,同时亦能满足国际标准测试要求。
本仪器具有以下特点:
(1) 采用3 1/2 位数字显示,桥式测量电路,测量准确度高,读数方便、准确。
(2) 采用便携式结构,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
(3) 由电池供电,仪表可以工作于对地悬浮状态,既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又免去了电源线牵挂,适合生产现场测量成盘电缆,在固定场合也可用外接稳压电源供电。
(4) 内置定时器,自动读数锁定,在规定测量时间的情况下,使用尤其方便。
织物电阻率测试仪技术性能
电阻测量范围:0~2*1013Ω
额定电压:10V , 50V, 100V, 500V
显示方式:3 1/2位大屏带背光数字显示
测量定时:15-105秒(拨码盘每一格为15秒)
电源:DC 8.5~12.5V(1号电池8节),或外接电源
外形尺寸:280×240×105 mm( L×B×H)
质量:3kg
织物电阻率测试仪结构及作用
本测试仪器由两部分组成,仪器主机和电极附件。
图一 点对点电阻测试示意图(见附图)
图二 仪器操作面板(见附图)
图三 仪器显示屏(见附图)
图四、五 电极箱测试示意图(见附图)
织物电阻率测试仪测试原理
织物电阻率测试仪安装与调试
5.1 安装电池
打开机壳后盖,按后盖上指示的方向装入 R20
5.2 电源电压检查
将高压(校零)选择开关(2)拨至“电池”位置,显示屏上出现“V”或“B(V)”字符,显示数值为电池的电压值,如显示屏上出现电池符号(18),表示电池电压过低,必须及时充电。
5.3 仪表的校零
将图二中高压(校零)选择开关(2)拨至校零档位,调节校零旋钮(12)使仪表示值为 0。
织物电阻率测试仪使用方法
6.1 两点间测试:将试样放在绝缘板上,将试样展平,在试样上放上电极,在电极上端用标尺将电极精确定位,按图一将测试导线安装好。测试接头的红接线头为测试端,黑接线头为屏蔽端。
6.2 选择合适的量程档,
6.3 设置电化时间,仪器标配电化时间的单位为分钟,既当保持开关打开,测试达到设定的电化时间后,仪器自动锁定读数。如不需锁定读数,将保持开关关闭即可。
6.4 放电校零。仪器长时间不用后或者切换量程档位后,需放电校零。
6.5 将旋钮从放电校零档转向庶选择的电压档,选择合适的测试电压进行测试,在达到电化时间后读数。(注:若只显示1,1之后没有显示数字,表示量程过小,调大量程,若左边中间显示X,表示显示结果无效,调节量程)
织物电阻率测试仪注意事项
7.1 操作本仪器前首先阅读说明书,操作本仪器带防静电手套。
7.2仪表不用时请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场所。长期不用时,请将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以免电池漏夜腐蚀仪表。
7.3 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得打开仪表机盖,以防止受到机内高压的电击。随意打开机盖,自行拆装、变动仪表内部的元器件有可能失去仪表的保修资格或增加返修费用。严禁用盐酸、焊膏等有腐蚀性的助焊剂焊接测量导线、接插件或仪表内部元件,以免造成不可修复的漏电故障。
7.4环境干扰对超高阻(>1012Ω)、微弱电流(<10-11A)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用户应设法避免的环境干扰包括:
a) 电磁场干扰:高压交流输电线,大型电机、变压器、电磁铁、中频及高频加热装置以及产生电脉冲、电火花的干扰源包括手电钻、电吹风、电焊机、以及大功率电器的启动与停止,都可能造成测量结果不稳定。
b) 机械振动:仪表及被测对象应保持静止,机械振动会在电路中产生压电效应、摩擦生电效应以及被测物与仪表之间分布电容的变化,影响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尤其要保证被测对象及测量导线的绝对静止,在进行超高阻(>1013Ω)、极微弱电流(<10-12A)测量时,建议采用带有双重屏蔽层的低噪声电缆作测量导线,最好采用以空气为绝缘介质的金属硬管空气电缆。
c) 人体感应:因为人体与仪表及被测对象存在分布电容,且不可避免带有电荷,操作人员的走动、肢体移动都会引起周围电场的变化,导致仪表读数上下跳动。
d) 空气中正负离子的干扰:在测试现场,某些能造成空气电离的装置如正、负离子发生器,空气净化器等会对测量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实验表明,在进行超高阻(>1013Ω)、极微弱电流(<10-12A)测量时,由空调、去湿机的压缩机,或电风扇引起的空气流动、摩擦所产生的微弱电荷都会给测量结果带来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