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taopic.com/uploads/allimg/130523/235090-1305230KG491.jpg
震惊世界
:五名丹麦女子试验结果
司马当
如果你知道了这个实验结果一定会大吃一惊,或许你就不会天天开着你的WiFi(无线网络)睡觉了。
她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晚上不关手机,并且将手机放在离自己很近的位置睡觉,那么第二天早上就无法集中精神上课。这让她们怀疑手机辐射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她们因此决定进行测试,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校方丹麦亚勒鲁普学校没有相关的设备,无法进行该实验,所以她们只有将研究方向转向手机辐射对植物生长方面的实验。她们在一个房间里放置了两台路由器,不间断的运行,而另一个房间则远离WiFi信号,唯一相同的是两个房间里都有六个培养皿,里面放着水芹和豌豆种子。
在经过12天的实验 时间后,女孩们通过不断观察并记录他们的生长情况,发现结果非常的惊人—两个房间的种子差别很大。
在没有路由器的房间里,种子经过12天的时间都萌芽并且茁壮的生长,而在有路由器的房间里,水芹和豌豆的种子不仅没有生长,甚至大多数都死了!这个实验不仅让五位女孩获得了该地区的最高科学类奖项,还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兴趣,纷纷表示了对这个实验结果的兴趣。
这样的一个实验结果,或许会让不少24小时开机的商务人士开始犯愁了。公司不准关机,但是不关机又会对自己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如何是好呢?笔者认为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将手机放置到离卧室最远的,以远离辐射源,就能避免更多的伤害,而且晚上周围环境都很安静,所以也不并担心听不到铃声漏接电话。
最新医院诊断出:有人因在暗室玩手机,眼睛被手机的光刺激受伤,视力因此大幅下降 ,所以,睡前关灯后别玩手机。(转帖内容仅供参考)
http://sywb.10yan.com/20090327/B11_6.jpg
警惕“手机依赖症”蔓延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当今时代,手机的功能早就溢出了其单纯的通讯意义,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终端——聊天、玩游戏、刷微博、购物……手机的能量将愈来愈大。
手机不仅会对孩子的学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对成人世界,乃至整个社会伦理的影响亦不容忽视。智联招聘网站曾对全国28个城市白领日均玩手机时间进行了排行,北京以日均玩手机6.72小时位列第一。“关上电脑去睡觉,躺在床上玩手机。”另据调查,有六成网友睡前不玩手机睡不着。“关上电脑去睡觉,躺在床上玩手机。”已成为不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似乎更能佐证这一观点。手机已然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带给我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将我们温柔地“捆绑”了,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当你发现被困以后,已经无力挣脱。很多人半天不见手机,就是魂不守舍,坐卧不安。有的人甚至调侃,宁愿不要情人,也不能没有手机。
愈来愈多的人对手机形成了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被掌控、异化,没有手机就好比生活没有了电,吃饭没有了盐。恰如小说《手机》的作者刘震云所说,“我就觉得手机好像自己有生命,它对使用手机的人产生一种控制。”当玩手机成习惯、成瘾,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会让手机变“手雷”,长时间盯着手机会对人身心产生危害。心理专家表示,过长时间摆弄手机,减少了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可能会产生心理变化,影响交往能力。
“朋友们在一起,全都低头不语,手机成精神寄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疏远了。”医学专家潘集阳指出,如果一味依赖手机,被其奴役的话,会给心理和社交带来严重影响。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都在玩手机,谁也不理谁的现象,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
手机的便利压缩了时空,虚拟空间里的狂欢,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回归现实却是,人的精神和情感变得更加空虚和苍白。小说《手机》被冯小刚拍成电影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电影的主角严守一就是在手机给他的生活带来快乐、带来爱情的同时,也使他的婚姻遇到了很大的危机,而危机的爆发是因为他偶然把手机忘在了家里。
手机引发的爱情、友情、亲情等伦理悲剧很多,可能谁都有过因为玩手机将别人或被别人晾在一边的经历。亦如刘震云所说,“《手机》反映出了人与人关系的改变,包括心与心之间的扭曲。”沉溺于手机的奇幻世界,淡漠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无疑会消解信任,增加隔阂,终造成一种疏远。手机虽是现代生活中不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不加节制,找回人们对自身的控制力,必然会给生活带来麻烦,致使人际关系退化,甚至引发社会伦理危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