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隐翅虫皮炎患者增多
(2012-06-01 20:07:46)
标签:
隐翅虫皮炎患者健康 |
晚上到小区散了一会儿步,隔天早上竟发现脖子上出现一条三四厘米长的红色肿痕,并开始化脓,又痒又疼。日前,市民陈先生因皮肤异样到医院就诊,结果被确诊患上了隐翅虫皮炎。记者从市内各大医院皮肤科了解到,近期类似陈先生这样的隐翅虫皮炎患者有所增加。专家提醒市民,隐翅虫体内含有强酸性毒液,可致皮肤溃烂,遇到此虫,除了要避免被其叮咬外,还要注意勿用手拍。
隐翅虫皮炎可致皮肤溃烂
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主任贾菊华介绍,隐翅虫是一种形如蚂蚁、黑黄相间的小飞虫,体长一般只有0.6-0.8厘米左右,因鞘翅平时覆盖在前腹部“不可见”而得名。此虫体内含有强酸性毒液,可灼伤皮肤,引发隐翅虫皮炎,症状表现为皮肤出现条状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等。轻者会有灼痛和微痒感,严重者出现局部剧痛,合并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贾菊华说,夏天是隐翅虫活动的时节,此虫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白天栖居于潮湿的草地、腐木、阴沟等阴暗处,夜间出来觅食,有趋光性。8、9月份是该虫活动最甚的时段,尤其是在雨后闷热天气时,通常在草木多的地方活动的人容易“受伤”。
遇到隐翅虫勿用手拍
贾菊华提醒市民,遇到隐翅虫爬到身上时不要用手去拍打。因为隐翅虫受到拍打时身体会分泌出强酸性的体液,灼伤人的皮肤,引起皮肤溃烂。遇到这种情况时,可用嘴轻轻将它吹到地上,再穿上鞋用脚踩死。隐翅虫除了自身的毒素之外,并不会传播其他传染性疾病。
要预防隐翅虫隐患,市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房屋四周的杂草、垃圾等,毁灭隐翅虫的栖息地和孳生场所;房屋需安装纱窗,阻止隐翅虫飞入室内;夜晚不要开灯睡觉,以免诱导隐翅虫靠近;必要时可用杀虫剂对室内和周围环境进行喷洒;若手已接触虫分泌物,要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
隐翅虫皮炎谨防误诊
关于隐翅虫皮炎的治疗,贾菊华指出,市民要注意与接触性皮炎、急性湿疹等皮肤病进行区别,不要误诊,也不要滥用药物。
隐翅虫皮炎要根据伤口感染程度的不同来进行治疗。若皮损无糜烂、渗出,可用1%薄荷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水肿明显或有糜烂渗出时可以用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0.1%雷佛奴尔溶液或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有继发感染应给予抗感染治疗;病情严重者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另外,新鲜马齿苋捣烂每天1-2次敷于患处也可较快见效,患者需视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