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和家长进行沟通
(2011-04-25 00:19: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 |
- 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要主动联系家庭,共同研究对学生的教育,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那么,该如何做好家访工作呢?
- 案例:
- 人都是有感情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定会带有某种感情色彩。与家长的交流也一样,作为班主任,不管孩子有多恶劣,也千万不能把家长当做泄愤的对象,引起家长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家长受到老师的“教训”就会把这股火撒向孩子,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结果孩子就更加怨恨老师,使老师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圈子也使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走进死胡同。要想取得家长的认同,就必须以自己的真诚换得家长的信赖,以便和家长携起手来,心向一处想,话往一处说,功朝一处用。
就以以前教过的学生XX来说吧,想起他的顽劣,我真是无可奈何,平时顽皮闯祸,不做作业、说谎,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几乎每一单元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鉴于此,我找他家长“告状”,悉数XX的不是,他母亲竟当我的面,把他大骂一顿,揪一同耳朵。结果第二天,XX还是从前的XX,作业还是一如既往---白纸一张,祸事连连,一度时间我与XX的关系非常紧张。我讨厌XX,更怨恨家长的不配合。有一次XX再次没有完成作业,测试只得了三十几分,又惹了祸,年轻冲动的我非常气愤的找到他母亲,并当面数落她的不是,这位母亲当时脸窘得通红,而我并没有顾及到作为家长的感受,心中反而有一种发泄后的痛快。后来,她来校为孩子交费,我明显的感受到她的不友善。我静下心来,想想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于是,我试着换一种态度与她接近,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她切磋教育孩子的方法。诚然,家长也是愿意听一些好话的,我充分肯定XX的优点,也委婉的提出了他的不足,希望她能与学校配合,共同教育好她的孩子。我们还一起制订了家校联系册,通过联系册互相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通过半学期的努力,XX终于有了进步,学期结束我奖给他一个“进步杯”。
现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上进?我们作为教师,更是有教无类,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出类拔萃,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与家长沟通时更应讲求方法策略,注意重视情感交流艺术,调动他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与之联手,形成家校合力。否则,家长敬而远之,甚至劳而无功,费力不讨好。与家长沟通是我们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同行们,在与家长沟通工作中你有什么好办法?要很好的取得家长的信赖与配合,应注意什么? -
沟通中理解,理解中协作 - 1、我有两个电话,一个手机,一个小灵通。我的小灵通24小时开机,为的是方便家长有问题在第一时间可以联系我。
- 2、利用“家校通”及时有效的反映孩子在校的情况和学校的要求,以及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等。逢年过节把温馨短信,代表科任教师群发给家长,不仅是班主任和家长需要沟通,科任教师也需要和家长沟通。班主任就要做好家校联系的桥梁。
- 3、制作班级家长电话联系卡,让家长之间也像孩子们一样,建立良好的家长关系。让家长多参与班级活动,了解你的辛苦,看到孩子的成长。
- 4、
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制定家长委员的职责。
与不理解老师工作的家长进行交谈。转变对老师的态度。家长委员负责带领班级和家长召开会议,指导班级学生家长委员会工作。协助班主任协、解决班上发生的事。(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安全事故的解决。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参与每次的班级大型的活动。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与班主任、老师协商,不能与学生发生冲突。 - 5、网络班级给家校联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家长和孩子、老师的互动增加了许多。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了解。
-
给“特别”的家长一份特别的“爱”
- 当了十五年的班主任,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家长。有通情达理的,有赞赏支持的,有蛮横无理的,有故意找茬的,经历过许多事情之后,我发现对于不同的家长应该给予不同的爱。因此我建议班主任老师们要给“特别”的家长一份特别的“爱”。爱有很多种,有润物细无声型,有和风细雨型,有坚决果断型,也有刻骨铭心型。其实家长和我们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从孩子身上引发出来的。尤其是一些表现特殊的孩子,更需要我们和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沟通得好就有利用于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沟通得不好,既影响工作,又影响心情,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工作中的技巧。我希望大家意识到和家长的沟通绝不是在探究谁的责任,而是真正地为了解决孩子们目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
问题一:家长离婚,老师无所适从
- 我们班的吕盛博同学父母在暑假里离婚了,开学初,他爸爸就叮嘱我不许孩子私自见别人,也包括孩子的母亲。家长交待的事情,我们当班主任的必须照办。可是孩子的妈妈来电话,不能不让孩子接吧。有一天孩子的妈妈想孩子了,说想听孩子说几句话,孩子在奶奶和爸爸的教唆下,并不想接妈妈的电话。这真的让我感到很为难,母亲掂记自己的儿子是人之常情!怎么办?如果极力地说服孩子,势必会增加孩子内心的压力,如果顺其自然,母亲的那颗心要忍受多么大的伤痛呢?于是,我给孩子的父亲打电话要求面谈孩子的问题。一天中午,孩子的父亲如期而至。家长看上去比较腼腆,我直奔主题:孩子毕竟是孩子,没必要承担你们离婚的后果。大人出现问题了要有勇气去面对,没有理由拉着孩子惩罚对方!两个人的爱情没有了,不能连孩子的亲情都割断了,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家庭已经不完整了,不能让孩子再缺失父母的爱了!我是班主任,应该说我没有权利干涉你们的家庭生活,但是孩子在我班,我就要为孩子的成长负责,为孩子的健康负责!为孩子的幸福负责!我如数家珍般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家长听了我说的话,脸微微红起,我亦不知自己哪句话孰轻孰重?只听得家长说:宫老师,孩子放在你这我就放心了,你说得对,大人之间的事情不应该影响到孩子,如果他妈妈再来电话,你就让孩子接吧,她毕竟是孩子的妈妈,孩子需要妈妈!听了家长的话,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我想家长大多数还是明白事理的,只要你真诚地与之沟通,一定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的。
-
问题二;孩子犯错,家长取证
- 说来都觉得可笑,哪有班主任说的话家长不信的道理?而我也是当班主任这么多年头一回遭遇这样的事情!我想面对工作时气愤并不能解决问题,学会静观其变才是上策之举!上周一我们镇里举办第二届文化节汇演,需要同学们给节目现场送桌椅,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决定下午2点准时运送。时间马上要到了,待我讲完了安全事宜,让孩子们上厕所时意外发生了。孙佳慧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往出走,于旺同学由于走得过急撞到了正在过道里行走的孙佳慧,结果导致下颌处撞出了一个大口子,当时就看到鲜血直流,我当时正在和专科老师研究行走路线,并没有亲眼所见事发经过,我追问了一下在场的同学,同学们都说是于旺不小心碰倒的。当时由于情况危急,也没来得及询问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也没有及时教育于旺同学。当时最要紧的是马上送受伤的孩子上医院,于是我带着孩子往医院赶,又连忙给双方的家长打电话,通知双方的家长都到医院去。我申请了家长的意见同意在本地救治,由于家长不能及时赶到,所以我领着孩子进行了缝合伤口的处理。待双方的家长都到齐了,我简略地讲述了一下事发的经过,希望于旺的家长能给予孙佳慧同学及时的救治,有什么事情双方商量解决,本以为这样的事情,谁的责任谁就承担后果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问题远没有我想像得那么简单!家长回到家后询问了孩子当时的情况,因为孩子着急上厕所,根本就没留意,自己碰到了人也没在意,老师也没处理此事,再加上孩子胆子挺小的,根本就不承认是自己做的。这下家长可有想法了,不是自己的孩子撞到的就不能承担医药费用。于是于的家长到学校找到了我,说孩子说的和我说的不一样,我当时也挺生气,这老师说的话也有假的时候?不过我想我们俩争执这些也没有必要,因为当时是在班级发生的事情,只有班里的学生最有发言权,偏巧那天是周末,怎么办?我对家长说,如果你不相信事情是自己的孩子做的,那么这个医药费由我来出,等到调查清楚了你再接着承担。因为毕竟我教了孩子四年,家长怎么好意思让我一个班主任出医药费呢?于是我们达成协议,周一同意家长进入班级调查取证。当时我觉得家长这样做简直就是对我工作的不信任,可是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一下,也可以理解他的出发点。周一的早上,双方的家长都来到了我们班,我请同学们为我做了一次公证人,同学们比我描述得更加详细,有的同学还说:阿姨你根本就不应该到学校来调查,于旺同学经常碰到别人也不说对不起,而且还不诚实,作业经常完不成,我们班老师对他已经够仁慈的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家长觉得有点无地自容,连连对我说抱歉。从这件事上我也体会到:尊重家长也是在尊重我们自己!
-
问题三:孩子不努力,家长要鼓励
-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安邦,就爱听老师表扬。用他妈妈的话说:一表扬就上进!有一天,他妈妈打电话说:孩子不爱写日记了,要我给鼓励一下。我想孩子学习上的优势不明显,咱们可以找一下其他的特长优势,例如画画突出,讲故事突出,乐于助人,排队整齐,朗读声音洪亮,这都可以成为班主任老师激励孩子的理由。我们不怕孩子出问题,不怕家长出难题,工作中我们需要来自外界的阻力来磨炼我们的意志,激发我们工作的潜能。记得一位名师讲过,一堂特别顺利的课堂不能称其为一节好课,孩子不出现任何突发情况,说明孩子们根本没有经过思考,没有训练孩子思维的课堂就不是一节成功的好课。同理,我推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我们要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希望班主任们都能给孩子的上进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请老师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多给孩子们鼓励,多给家长们鼓励,因为我们的工作有了他们的支持,一定会越做越充实,越做越完美!
-
-
如何与家长沟通
- 1、让家长感受到你是“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
- 班主任在与家长的谈话中,始终能反映或体现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体现他把孩子交给你放心,家长非常信任你!
- 2、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 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面带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象巨大的磁场吸引磁铁一样让人无法拒绝。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事实上,我们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很多家长又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和为教师的师德精神所感动。这样,教师与家长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 我曾经目赌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因为学习不好而且还经常捣乱,老师打电话把家长叫到学校,一见面就数落孩子的不是,一气之下还对其进行了讽刺、挖苦,当时的家长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并不是请家长就一定说好的,有些时候一定要讲究说话的方式,事后家长坚持把孩子转走了。我是这样认为的,虽然这样能解老师的一时之气,但这样什么作用也起不了,反而只能败坏我们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
- 3、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性”突出。因为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则可能不灵。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可以用书信、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沟通。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对于那些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放任孩子的家长,班主任要及时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给家长,激发他们对孩子的信心;对因离异而不管孩子的家长,要劝他们不要因个人恩怨而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 4、要正确地评价学生。
- 首先肯定学生的主流,避免挫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教师与家长接触,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可以先请家长谈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而后教师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肯定主流,肯定进步,肯定成绩。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应该极力避免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产生老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阻碍,导致搞僵关系。
-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使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 再次要讲究方式,在共同语言上多交流,更要注意语言技巧。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因为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孩子是不错的。假如,我们教师在家长面前尽说学生这不好那也不好,把学生看扁了,会严重地挫伤家长的自尊心,毕竟最差的学生也还有他的闪光之处。
- 5. 开好家长会。
- 新班级的第一次家长会一定要开成功,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认真准备,因为这是在众多家长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可能孩子在开学的第一时间已向家长说了很多:班主任漂亮、人好;或者说班主任罗嗦、对学生不够尊重等等,但百闻不如一见,班主任就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把自己的睿智、口才等优势体现出来,当然有些班主任在这些方面是很出色的,也有些班主任这方面可能不一定是强项,但对孩子的关怀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应该都是有的。总之,能够争取到大多数家长的认可与支持就说明这次家长会没白开,应该算是成功的。所以作为班主任,你已经处在这个位置上,别无退路,那就咬着牙上,能有几把刷子就全拿出来。
-
很多家长来开家长会,最关心的是学生在近一段时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有没有什么变化,班级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和希望,要求家长如何来配合等等。要让每个家长都各自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绩。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化园、红花榜等。还有一点是切忌把家长会开成告状会,在家长会上要多多表扬,我一直都坚信表扬比批评更具有力量。学生年龄小,却都有自尊心,特别是由家长带回老师当众的表扬他们会特别得珍惜!在家长会上不益点名批评学生,不好的现象可以提,要求家长注意的问题要说,需要单独交谈的家长可以在会后请他们留下来。 - 总而言之,班主任和家长的交往非常重要,班主任和家长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靠老师的责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感情的沟通,而它又建立在对学生正确评价的基础上。班主任应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学习、总结、融合他人的成功经验,以创新思维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上形成新的思路,开创新的局面。
-
要教育好一个学生,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学生家长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班主任一定要把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当作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做。因此,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制度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之一。下面谈谈我是怎样开展家校工作的; -
一、建立长效家访制度 -
我常常利用寒暑假与周末时间一学期至少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一次。与家长交流的话题很多,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与人相处、思想动向等。家访,不仅仅是与家长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平日我与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接触,突然改变了环境,学生的心理感觉与在校时完全不同。我用换一种身份、换一种语气与学生交流,有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活动的效果,可能比找学生谈话要好很多倍。 -
二、电话互访 -
我建立一本家校联系通讯录,以备不时之需。现代社会,大多数家长事物繁忙,如果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必须保持电话联系。很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与自己的孩子见面接触机会很少。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些家长无从知晓。而班主任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是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一个重要纽带。如我校曾有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在家长眼里一直是个“乖乖女”,所以父母对她很放心,没想到这个学期她迷恋上了电子游戏机,精神萎靡不振,成绩直线下降。班主任及时通知了家长,家长马上配合学校帮忙教育、监督,学生总算回到原来的样子。 -
三、充分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接待日 -
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必不可少,家长会上,我除了告诉家长成绩之外,还总结学生一学期的德育情况。家长会虽好,但间隔时间较长,所以可设立若干家长接待日。我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周为单位,确定家长接待日为每周的赶场期,这样家长即能悠闲的赶赶场,又能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也是两不误。每个家长接待日上,我认真备好和家长交流的内容,一定要让每个家长都能有所收获,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坚持到会,并认真对待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 -
四、家长参与记录学生成手册 -
每学期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填写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一个学期下来编辑成册,期末总结,根据学生的成长轨迹分析优缺点并做出评价。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生把自己每一次的阶段反思和总结完整地记录下来,然后寄给家长或在家长会上交与家长。 -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个难题,非常不容易。毕竟一个班级几十位孩子,几十位家长,众口难调。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层次与境界,切实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
后一篇:如何与带情绪的家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