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是时间的黄金

(2021-07-06 11:43:56)
标签:

横竖三一宁

原创

关于别人的诗

分类: 不分行写作


诗是时间的黄金

——分析诗人萧吾非吾的诗《鸟速》《在风中》





“我一个人
在慢慢行走
夕阳的速度
比我还要慢

足够让我
在黄昏里
慢慢地
把一只鸟
看没了”:《鸟速》——

这是与时间有关的诗;充满了较浓的反观与自嘲之味;而这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却是毫无妥协的节奏,构成了。此诗在“我”与“鸟”的对比中,对时间进行了严肃的认知。
在这个鸟比人飞得更快的世界上,为什么人类总又是比鸟技高一筹地存活着?大概,就由于思想与意志的支撑。

“我怀揣担心
行走在风中

这种担心是合理的
许多事件
都是发生在
要命的最后

在动态的风中行走
我得让自己
学会一手绝活
关键时能过做到
眼明手快
把最后一粒微尘
抓在手里”:《在风中》——

这首诗不同于上一首的是——关于“微尘”的思想。
但都是在极强的存在感里,对“行走”过程的再度呈现与思考;都是“我”、“一个人”,关于生命与时间所进行的——对应,对抗性的认知与重塑。但这两首诗,在写作的核心上,确有着两种不同的艺术方向。《鸟速》更多地表述了面对时间的肉体从容感;《在风中》呈示的则是“行走在风中”时,一个人对时间的刚性的灵魂之在。
一个人的存在,基本上就是两样东西:肉体和灵魂。肉体是外在的,灵魂是内在的;生命的存活,让二者缺一不可。
毫不夸张地说,在所谓“词语和存在”里,时间,就像另一个关键词;当这个词,一旦被“我”“抓在手里”,生活的“微尘”,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生命本质意义上的——任意拿捏的东西;而“我”之所以还有“担心”,这是由于,这个世界多风的缘故?!那么,“担心”,就是一种合理的存在。
“微尘”,“生活”,“风”。。。这些词语,看来好像做为简单的词,出现的,实则暗含更为深刻的能动性——这种性质——便是——诗性的昭然若揭。
“我”——以一个胜利者的形象站在纸上,这该是这两首诗的要旨。在这里,“鸟”,“风”,“时间”,都成了胜利者“我”的可以“抓在手里”的所谓战利品;也许外在地看,这只是一种浪漫的抒情;实际上,这其中却暗含了一种沉重的生命观,一种关于生命存活的不屈的深刻哲理;那么,“夕阳的速度比我还要慢”,就好理解了——而“黄昏”,更像一个表面词了。
单纯的切入,比那些复杂的饶舌更具力量。诗人萧吾这两首短诗,写得单纯而直接,朴素而有节制,立体而不平面,却以从容的力量,冲击而来。似乎,这世上的一切,都在“我”的透视之中。诗,就像一块块精神的黄金,始终掌握在诗人的灵魂以里,令人探寻,察看,思考。


——王宁,即日病中写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