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自动化所一年一度的“自动化之光”公众开放日隆重举行,于此同时,所研究生部在智能化大厦学术报告厅举办了2015年自动化所研究生招生宣讲会。本次宣讲会吸引了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众多高校的同学,报告厅座无虚席。在宣讲会上,卢汉清、王硕、余山三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曹娟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自动化所概况以及招生信息。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对自动化所的历史、目前的科研方向以及招生情况等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次宣讲会由李磊老师主持,李老师首先代表全所欢迎了从各高校远道而来的同学们,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宣讲会对自动化所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够从老师们的报告了解学术前沿的发展,扩展自己的视野。
接下来,卢汉清老师结合自己课题组的工作,为同学们做了“海量媒体内容分析与挖掘”的报告。卢老师从网络媒体的起源讲起,介绍了在当前,这个每个人都是数据制造者、数据访问量大、数据关联复杂的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找到有用的信息。整个报告由“媒体语义内容理解”、“媒体内容搜索”、“媒体内容推荐”、“媒体内容展示”四个基本问题串联而起。卢老师在其中向大家展示了课题组在多模态特征、目标自动识别、图像自动标注、快速近邻搜索等方面的工作。
之后,来自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硕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机器人与智能控制—仿生机器鱼研究”的精彩报告。王老师首先结合实例向同学们介绍了鱼类的运动特点和鱼类运动仿生的研究。接下来,介绍了自动化所在仿生机器鱼控制方面的工作,分别向同学们展示了课题组在尾鳍推进、背鳍推进、定深巡航、倒游、子母协调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生动形象的视频演示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最后王老师介绍了机器鱼在重要公共设施的安全监控、环境监测、水下自动抓取等方面的应用。
第三个报告是来自脑网络组余山老师的“从神经元到脑网络组—神经科学对类脑计算的启示”。余老师从传统的冯•诺依曼结构讲起,在这一结构下,目前的计算机虽然很能干,但是不够聪明,所以希望从人脑结构中获得灵感,为下一代计算机的发展提供借鉴。报告分为“明确不同尺度脑信息处理的基本单元”、“明确脑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类脑计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类脑的应用”四个部分。余老师在这其中介绍了脑网络组在绘制新一代脑图谱、脑疾病的鉴别和诊断、影像遗传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他特别提到,这些方面的工作非常欢迎生物等交叉学科的同学加入。
在宣讲会的最后,曹娟老师对自动化所的历史、各部门的概况、培养特色、免试推荐和公开招考等情况作了介绍,并欢迎计算机、自动化、通信电子、数学等学科的同学们积极报考自动化所。曹老师热情、细致的介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宣讲会结束之后,同学们纷纷围住曹老师,就自己的问题进行了询问。
通过本次宣讲会,同学们了解了大数据、图像处理、机器人、类脑计算等方面的前沿研究,对自动化所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通过即将到来的推免面试和公开招考,加入自动化所,实现自我的价值与理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