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优秀教学案例(一)
(2011-05-19 10:51:05)
标签:
英语教育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教育 |
英语优秀教学案例
英语课堂上的“不速之客”
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中学郑美芬
思考的问题
1.怎样将课堂突发事件与教学任务结合起来?
2.怎样运用突发事件适时巧妙地抓住语言情景进行交际?
3.如何适当地利用当前社会呈现的热点现象或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与情感教育?
引言
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避免刻板和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以意外造意外,运用适当的手段从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获。其次,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并且主动地思考、大胆地实践,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师,既要教给与培养学生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与能力,又要善于挖掘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教材,并发掘其潜在的情感因素,自然而然地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背景
初三升学复习在有序地进行着。这是本学期一节普通但又不寻常的初三英语复习课。那天天下着雨。说它普通,是因为它只是我们按照教学进度,对宾语从句进行复习;说它不寻常是因为这节课给学生和我都留下了太多的思考与回味。按照平时的句型复习课,我先让学生复习回忆宾语从句的结构特征,然后进行句型操练,课堂气氛很沉闷。然而,一位学生的年老的姥姥的出现,改变了我整节课的气氛和教学效果。下半堂课,我简直是如鱼得水,在一边利用突发事件中的这个活教材让学生在应用中复习好了宾语从句的同时,一边又把本月的节日“妇女节”及本月学校的德育教育主题“懂得感动,学会感恩”引到课堂当中来,在复习语法句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事件经过
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回忆宾语从句这种句型的结构特征,然后准备让学生进行句型操练。我让每个学生说出一个含有宾语从句的句子。学生们一个个冥思苦想。在几个学生说出了几个含有宾语从句的句子后,其他学生似乎一下子想不出什么可以说的句子了,一个个眼睛看着教室里的天花板作苦思状。突然,一位老太太出现在教室的门口。她叫了我一声老师并朝我笑了一下,然后就径直走到她的外孙女Lulu的身边(或许她早已看到了坐在第一桌的外孙女),并对她的外孙女说:“这个包里有一件新的毛衣,另外这咳嗽药每顿饭后都要吃,学习要努力,听老师的话,菜要吃得好一点,晚上早点睡,社会成绩有没有提高,体育锻炼进展得如何了……”。然后,她又转身对我说:“老师,孩子麻烦你了。谢谢你了……”。姥姥的说话声使得学生无法集中思想想出刚才正在思考的含有宾语从句的句子,有的学生在抿着嘴笑,有的在窃窃私语,课堂顿时一片哄乱。我想马上给学生一顿批评,要求他们集中思想。可转念一想,这样势必会使原本就枯燥的复习课气氛更加紧张,学生就更不愿意开口说英语了,这样会不利于课堂活动的展开。另外,我考虑到老太太从乡下来一趟也不容易,Lulu的父母又都在上海打工,就让她把要说的话都彻彻底底地跟外孙女都吩咐完吧。于是,我笑着对学生说:“请大家认真听这位姥姥说的话,待会我们来一个Memory
Challenge。”学生们都静了下来,好奇地望着我,不知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老太太交待完要与自己的外孙女说的话后,终于十分放心地走出了教室。接下来,我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老太太刚才都说了些什么,问了些什么?看哪一位同学记得最多最牢?学生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回答,为自己赢得分数。在学生的回答中,我发现学生都运用了“She
said that…”,“She asked if/whether…”和“She asked what/
why/how…”这几个句型。既然学生都能说出并运用宾语从句了,那么本节复习课的语言教学目标就达到了。接着,我又问学生,“Why
was she here?” “She wanted to give Lulu the new coat. ” “She wanted
to give Lulu the medicine for cough. ”“She wanted to tell Lulu to
work
hard.”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与表扬,学生们非常高兴,课堂气氛似乎也活跃起来了。我又让学生们思考Lulu的姥姥的行为和话语表明了什么。我让学生们用“I
think…”这一句型回答,目的是让学生们再一次运用宾语从句。学生们异常积极,踊跃发言。“I think that it’s very
kind of her to send the sweater to her granddaughter by herself in
such bad weather.”“I think she loves her granddaughter very
much.
教学反思
说实话,这堂课既让我兴奋,又促使我去反思。坦白地说,由于这是一堂语法复习课,上课前我没有很好地去备课。学生姥姥的出现,反而成就了我较好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把一节乏味的语法复习课变成了一节名副其实的语言实践课。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的兴趣被大大地激发。他们十分快乐主动地复习了知识,接受了信息,加工了信息,交流了信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极至的发挥。本节课让我深思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千变万化,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老师的预先想象的那样顺利,常常会出现意外。而这些意外又可能使我们老师感到尴尬。我们作为老师,要善于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因势利导,冷静处理并驾驭它,运用教育机智、随机应变,科学巧妙地利用各种契机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果我当时批评了学生,未必就能收到好的结果。或许会使原本就沉闷的语法复习课更加没有气氛,学生更不愿开口说英语了。那么,这节复习课的效果也就微乎其微了。
第二,英语教学要坚持教学的实践性原则,一定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的讲解和传授倾向;在进行语法的教学与复习时,一定要努力组织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在实践运用中达到语句表达自然流畅,正确规范。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注重真实情景下学生的语言活动。以上案例表明,如果这节课我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呆板的句型的操练,学生肯定会越来越没兴趣,越没兴趣也就越不想思考,这样下去,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封死。如此看来,老师要擅于捕捉发生在身边的活教材,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设情景。只有在活跃且真实的情景中,学生们才能产生积极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第三,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于自然地与知识溶于一体。要从教材及每节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结合最近的社会现象及社会热点问题,或则是结合现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内容,也可以是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寓德育思想于知识的讲授或学习活动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作到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环绕学生的种种心理需要进行教学。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活动中以及在交际中学习英语,感受英语。因此教师要在精心地组织好教学活动,从而在语境中、活动练习中和交际中向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这样,既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进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并形成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风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