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话连篇的宗旨是,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其实,这很难做到。说是书话连篇,也可以理解为废话连篇。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其实我们说的话,有一半或者一多半都是废话。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人活着,谁不说几句废话呢?一笑而已。
《年关六赋》是阿成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由作家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此书由汪曾祺先生作序,责任编辑杨德华先生,装帧设计唐伟杰。此书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新星丛书系列,《年关六赋》是第十辑中的第一本,余下四本是李平易的《巨砚》,毕淑敏的《昆仑殇》,彭东明的《大日子、小日子》,雷建政的《劫道》。《年关六赋》收入了阿成早年的21篇小说,在序言中汪曾祺先生说,他很愿意为阿成写一篇序,汪曾祺先生觉得这不是一件苦事,这是一种享受。并且,这也是一种责任。汪曾祺先生说的是心里话,也能看出汪曾祺先生对年轻作者的扶持和鼓励。在序言中汪曾祺先生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小说家第一应该有生活,第二是敢写生活,第三是会写生活。显然阿成已经具备了这三个条件。
阅读阿成老师的小说,从2000年算起的话,至今有十三年时间。我还清楚的记得,阅读阿成的第一篇小说《箫声》,这篇小说,在我以往写到有关阿成的文字中,多次提到。这篇小说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记得2011年8月底,阿成老师来京办理出国事宜,在邱导的引荐下,我认识了阿成先生。晚上,在东四民芳饭店请阿成老师吃饭的时候,我当场背诵了小说《箫声》片段。
在这十几年的阅读中,阿成老师的大部分作品集,我通过各种途径陆续的都已经买到。阿成老师的小说是我读的时间最长的一位,有些作家的作品,也读,像莫言,阎连科,刘庆邦,余华,马原等等,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总是觉得不对路子,不对口味。唯独阿成,一直是我放不下的一位作家。说起阿成老师的小说,我再多说两句,阿成老师是一个平民小说家,在他笔下描写的都是一些普通人和小人物的生活,阿成对普通人充满了同情和理解,同时,他还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作家,阿成老师是一个喜欢行走的人,所以阿成老师的小说很接地气,人物鲜活,语言平实,娓娓道来,韵味十足。
这里重点说的是《年关六赋》,其它的事就暂且不说了。下边还会有《生活简史》等相关的文字,到时再说不晚。免得朋友笑我跑题,其实,我就是一个爱跑题的人,真是没办法。
《年关六赋》是我今年7月,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订购的,卖家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关于这本书,一直是我想买的,大部分作品集都有了,唯独少一本最重要的《年关六赋》,心里觉得像是少了点什么。
记得是2009年夏天,也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看到一本《年关六赋》,当时还有一本《馋鬼日记》,因为这本《年关六赋》是签名本,卖家要价很高,我犹豫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买。倒是买下了那本《馋鬼日记》。七月的一天,突然看到重庆市沙坪坝区有一本,而且书品相很好,于是和卖家达成交易。
此书为重庆市沙坪坝区图书馆藏书,书的品相很好,盖有图书馆的印章,书的后面有借书袋,后来我轻轻的把书袋揭了下来。从1991年算起的话,到今年已经22年了,这本《年关六赋》在图书馆沉睡了多少年呀!从书的页码看,好像从没有人借阅过。是在等待着我吗?
我想是这样的。
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年关六赋》,心里是十分高兴的。当拿到这本书,在手里揣摩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这是我买的最后一本书了。
从此我警告自己。不要再买书。
有了《年关六赋》算是了去一桩夙愿。其它的书也就算了吧。
但是,在买书这件事上,我知道我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没有办法,这就如同酒鬼见到酒,烟鬼闻到烟一样。都属瘾君子。
2013年11月17日
东大桥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