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04月08日

(2016-04-08 10:35:18)
http://s13/mw690/001VOt6ngy70KfG3SaM9c&690

通往意义的写作,途经词语


 张艳梅
来源:南方都市报

 第十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提名名单公布以来,收获了热爱文学、关心文学的作家、评论家和读者们的热切关注。今日刊登两篇文章,聚焦入围本届提名的两位作家。本届盛典将于4月16日在顺德北滘揭晓,敬请继续关注。

 


    第十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    年度小说家提名

    路内 《慈悲》

    任晓雯 《生活,如此而已》

    何顿 《黄埔四期》

    薛忆沩 《十二月三十一日》

    弋舟 《我们的踟蹰》


    弋舟面对异己的世界,有很强的代入感,又特别容易把自己抽离出来,像一个时代的游子,流亡在微温的世俗生活内部,任世间种种生死聚散、灵肉悲欢,在指尖缓慢燃烧,一截一截灰烬跌落。光阴就在他笔下忽明忽暗,一瞬间仿佛洞若神明,转眼又化作万千幽暗。他从不魔幻,只是空茫游离,然而又自有其稳定感和深邃从容,于实存和虚无之间,生长出两无挂碍的诗意。

    读弋舟的小说,很容易被他小说语言的美感和节奏感所俘获。他对词语有着不同寻常的洞察力,像一个推理高手,沿着词语的蛛丝马迹,追踪到绳结的核心;又能够穿越词语堆砌的世界,敞开一个时代浮躁沉郁的内里。《我们的踟蹰》以一个核心词语贯穿始终,并且不断演绎出连绵层叠的象征意蕴。踟蹰,穿越千年,带着时间的斑驳锈迹,置放在当代人面前。

    踟蹰

    踟蹰,在能指和所指层面上,可以阐释出更多丰富的意味。一个人面对另一个人的踟蹰,或许只与爱情有关;一个人面对生活的踟蹰,则隐含着对自我和生活双重的怀疑和否定;一代人面对时代、世界和生活的踟蹰,就具有了隐喻的整体性和象征的复杂性。

    宏大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作家的影响,不仅是生存状态的制约,更主要的还是精神层面的渗透,而这种苦闷的象征,也因之成为当代作家寻求精神突围的原动力。李选、曾铖和张立均这一组人物很有意味。三个孤独者,不彻底,不纯粹,李选并非单纯追求物质享乐的女性,张立均也算不上资本专制时代的代言人,曾铖则始终在世俗和艺术之间摇摆,就像他酒后的滑翔。弋舟没有在他们的社会身份和生存处境上,落更多笔墨,倒是小说呈现的那种当代人感情世界的跌落与不确定,伪装与逃避,来得如此触动人心。社会生活清晰而冷峻,人性混沌而冷漠,伪装出来的安全感里深藏的是破碎的世界观。惟有年轻的黄雅莉,在她身上,没有自救的纠结,更不会以医者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的病态,虽然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沦为病态世界的一部分。

    

    《我们的踟蹰》是一部关于爱的小说。历尽沧桑之后,我们该如何相爱?在泛滥的当代情感小说中,弋舟可以很容易地被区分出来。他的辨识度之高,不仅源于他卓异的艺术表现力,更重要的是他敏锐的世事洞察和淳挚高远的精神情怀。他不确定人性的本源和边界,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这成了他特别好奇而又执着的思想路径之一。

    曾铖是李选小学同学,当年曾经友好,多年别离,曾铖如今成了画家,网上重逢,李选刚经历了一场失败的跨国婚姻,曾铖也是孤家寡人。二人各自关在厚厚的壳里,偶尔探出感情的触角,悬置的心呼吸着喧嚣和孤独。老板张立均对李选照顾有加,李选只当是物质交换,并没有把多少感情放在二人之间。曾铖出现后,张立均对李选忽然像是用了心,而李选也莫名地生出骄傲和愧疚。直到一场交通肇事,曾铖逃避,李选回到现实生活的逻辑之中。张立均最终打定主意帮助李选渡此难关,曾铖却突然返回西安支付了赔偿款,经过此番变故,李选也并没有找到感情归宿,三个人的故事,没有结局。

    肇事逃逸

    小说的波澜起伏精雕细刻都在人物内心,然而通往这部小说意义终点站的关键一环,并不是爱,而是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背后跟着的,是一代人的感情逃逸和精神逃逸。虽然对于大时代来说,我们无处可逃,这个社会任何层面的毁坏,我们不是肇事者,也难免同样共谋。呼啸的世俗生活里,即便没有多少称得上固若金汤的东西,也总归有着微妙的内在平衡和稳定。一场交通肇事,破坏了原有的关系结构和心理定位。曾铖说“我只是难以忍受生活的平庸”,这句话初看起来很共鸣,细细想来,如果我们与生活和解了,也谈不上忍受,抑或不能够坦然面对的,并不是这个世界辽远的不安,而是不能遗忘的那些时光里,没个安置处的自己,被时光赤裸裸地照出各种伤痕。彷徨,有时候并不是因为缺少弃绝这个世界的勇气,而是依然心存改造外在生活的幻觉,所以,终其一生,我们能够坦然面对的,不过是一种过渡性,迁就生活,也接受生活的包容,所有意气风发的枝头踟躇,最终还是逃不过萧萧落木叶叶蹉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6年04月07日
后一篇:2016年04月25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