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日报》2015文艺气象·文学篇

(2015-12-18 10:11:57)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12-18/260834.html

年度关键词

  多 

  白 

  近几年,长篇小说每年会有数千部的产量,令人目不暇接。但在数量众多的长篇小说中,让人读来眼睛一亮,读后不能释怀的,有如沙里淘金,委实难得一见。

  当然,如果把眼光聚焦于以实力派作家为主的严肃文学类长篇小说领域,则会看到另一种景象,读出另一种感受。许多实力派作家,不仅把自己的创作精 力主要投注于长篇小说,而且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艺术储备,在新的创作中,既期望在描述生活上有所拓展,又力求在艺术表现上有所变化。因了这种缘 由,2015年的长篇小说,就有了可看的亮点与可说的话题。

  如果要以提炼关键词的方式来描述年度长篇小说的新风貌,我认为“多维透视”应该最为贴当。“多维透视”主要体现于作家面对变动不居的现实生活, 不仅眼睛向内,视点下沉,而且看取生活的维度与开掘生活的力度,都各有千秋。在此基础上,作家们相应地在小说表现方式上追求“个性表达”,在个人化叙事中 讲述中国故事,并力求别有新声,自出机杼。

  传统题材新开掘

  以周大新、刘庆邦两位名家的长篇新作来看,他们都在传统题材的作品写作时,或“面”上有所开拓,或“点”上有所深化,在藏而不露的日常化生活叙 事中,凸显作家强烈的主体意向与艺术理想。周大新的《曲终人在》与“反腐”不无关系,却又远远超越了“反腐”本身。作品里的主人公欧阳万彤是从基层干部一 步步升到省长高位的。但这个过程却危机四伏,充满凶险,环绕他的贿赂方式无奇不有,行贿者也此起彼伏,令人防不胜防、难以抵挡。这个人物形象,在当代小说 的人物画廊里,有其正向的独特性,也有其艺术的典型性。它告诉人们,即使是涉及“反腐”,触及“官场”,也可以花样翻新,也可以独辟蹊径,小说读起来让人 拍案叫绝,关键在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入研究与细切体味,对时代新人的充分认识与独到把握。刘庆邦的《黑白男女》,看起来是写矿难造成的种种后果,实际上 写灾难无端降临之后,普通人的自我疗伤和自我奋起。作品通过身患癌症的周天杰、失去丈夫的卫君梅和浑浑噩噩的郑宝兰等人各自不同的人生沉浮,既写出了他们 在灾难之后的命运抗争和精神成长,又由这些人物的走向自强和相互砥砺,写出了绝望中的希望,冷酷中的温暖,揭示了友善的人情对于纷乱人际的内在黏连、良善 的人性对于艰难人生的暗中支撑。与作家之前的矿区题材作品相比,《黑白男女》不仅通体渗透着一种人生的达观与人间的大爱,而且突显了作家雄浑博大的人文情 怀与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小人物不凡人格

  2015年的长篇小说中,写小人物的不在少数,但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和陈彦的《装台》,在这些作品中要更为耀眼。迟子建的《群山之巅》,由辛 开溜、辛七杂、辛欣来三代,串接起“龙盏镇”的芸芸众生。作品在充满悬疑色彩的故事叙述中,细切描述一个个小人物迥然不同的独特性情,又在相互勾连的命运 交织中,大笔书写家人、亲人与乡人之间的爱与被爱,逃亡与复仇,以及诡异与未知。以奇异的人物,抒写变异的人性、吊诡的人生,似乎是迟子建的拿手好戏。但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受伤的心,觅寻爱的幽暗之火,努力活出人的尊严,这把人心里和人世间潜藏着的“温暖和爱意”表露无遗。陈彦的《装台》,主写装置 舞台的装台人刁顺子,这个步履维艰、自顾不暇的装台人,虽然自己承受着种种苦难,忍受着种种伤痛,却还以自己的瘦弱之躯和微薄之力,帮衬着一起装台的兄弟 们,关照着他所遇到的不幸的女人,写出了小人物的自持而不自流,自尊而不自卑,自强而不自馁,从而使得这个小人物,有了自己的脱俗的精神内力和不凡的人格 光彩。

  都市情感新意趣

  都市情感在当下城市题材写作中最为常见,但张者的《桃夭》、弋舟的《我们的踟蹰》,却在这一俗常的生活领域中发现了新的景观,翻新出了新的意 趣。《桃夭》从某大学的法学研究生群体写起,镜头渐渐聚焦到人到中年的邓冰,由张媛媛的离婚到与白涟漪的闪婚,讲述了一群曾心怀文学热忱的法学专业大学生 30年后在人生与情感上的双重危机。单从职业上看,他们都堪称业内的成功人士,但爱情的失意与婚姻的失败,却搅和得同学关系满目疮痍,各自的人生未能遂 意。爱的意愿依然炽热,爱的结果却十分惨淡,这缘于爱的能力逐渐降低。邓冰个人的难题,实际上已成为当下中年男女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作品在鲜活的生活故事 中,潜伏于字里行间的诘问使得作品充满了反思性与对话性。《我们的踟蹰》由女主人公李选纠缠于张立均和曾铖的三角恋情的难以自拔,写出了都市男女由时空距 离、性爱分离,造成的精神的迷茫与情感的踟蹰。他们的共同问题是,在人到中年又步入焦躁的时代之后,是否还可以相爱?应该如何相爱?他们在行动上一再踟蹰 着,也在心里不断地探问着。两部作品都写得细密绵长,读起来也都意味深长。

  乡土题材不菲薄

  描写当下农村现实或农民工生活的作品,在2015这一年里明显减少。但因为出现王华的《花村》和东西的《篡改的命》两部作品,它们的联袂而来相映成趣,使这类题材的书写不能算菲薄。

  王华此前的《花河》一作就曾令人眼睛一亮,而这部《花村》由“情空”“心空”的崭新角度,描状了当下农村的另一种现实境况。以栀子为代表的农村 留守妇女,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活计,而且要苦守寂寞的空床,她们只能在梦境里实现女人的幸福向往,这既从人情人性的角度反映了农村空心化的严峻现状,又由此 展现了留守女人鲜为人知的特殊牺牲与无私奉献。如果说王华的叙事是故事性的,文笔是女性化的,那么,东西的《篡改的命》,叙事是悬疑性的,手法是寓言化 的。作品的主人公汪长尺,为还家债进城打工,却因讨薪等纠纷陷入各种纠葛,生活的难题一个接着一个,被迫在堕落与坚守之间转换与蹉跎。他的命运,不仅自己 无从把握,而且被不断加以改写,为了改变身份这个微薄的愿望,几乎要三代人为之苦苦挣扎和不懈奋斗。由叙述的从容不迫与故事的惊心动魄,基调的冷酷严峻与 情调的内在炽热,作品充满艺术的张力,东西的老到表露无遗。

  即便是这样一个挂一漏万的描述,也可见出2015年的长篇小说不菲实绩的某些侧影。我们的作家们在写作中表现出来的不负时代的坚定追求,不负自 我的出新探求,在内在文学精神上,既葆有地气,又卓见锐气,这种文学主体的凸显与上扬,应该是比作品本身更让人受到鼓舞的事情。

  (作者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