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01月21日

(2014-01-21 14:56:37)

http://s9/bmiddle/001VOt6ngy6FXM0c1pm08&690

《青年文学》2014年2期“少作·自珍”选发的是柳营的短篇《夜都是黑的》

 

 

赏析:

 

《夜都是黑的》写于2006年。8年过去,依旧是柳营所爱。

这个六千多字的短篇,有种极为奇特的张力。它几乎是繁复的,某些段落极尽铺陈之能事,人物那些曲折的体味,诉诸文字,毋宁说,是小说家柳营自己的语式;但是,它又异常简约,这除了是拜小说家在结构上熟练的控制所赐,更有种你无法捕捉的内在秩序,它大象无形,毋宁说,是万物次第轮回的自在的语式。

柳荫信因果。这令她能够去做一个小说家——小说从来都有逻辑自洽的要求,而因果,或可被看做宇宙最大的那个逻辑。柳营又懂无常。这令她能够去做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某个更为宏大的“规定”之下,人之命运却在任何一个局部的夜晚无可转圜地无常着,由之,写就好的小说,便成为了可能。

同时,柳营信任时间,如果这个短篇之中,没有了人之暮年这样的一个背景,力量必定减半。引我琢磨的是——为什么大多数才华横溢的小说家,都会在年轻的时候,便已经举目眺望垂暮时刻。答案其实毋庸说明。因为时间从来就是小说这门艺术最不可或缺的一枚利器。在我的想象中,小说家这个行当的某位先祖,第一次开口,一定便做如是说:从前……而“从前”,即是小说的骨骼,也是小说的血肉。它就是一个有关时间的标记。我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时间感”的人,可以去操弄起小说。这在我看来,几乎是不证自明的。

柳营非但信任时间,甚至被时间规约得过于苛刻。这,或许是女性小说家所特有的表现。所以她有“一年年一岁岁,在所有肉眼的繁盛中花开花谢”这样的喟叹。她会恐惧于肉体的衰败么?起码现在似乎不会——似乎不那么会。她给出的理由是——她有文字相伴。而我,却觉得还有更充分的理由供她与岁月申辩——这个女性小说家,信因果,懂无常。这种对于更高存在的服从,能够保障她小说的水准,亦当能搀扶她人生的步履。

对于这样的小说家,她的成长,你几乎无法发言。因为,她说:最初的,亦是最终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4年01月18日
后一篇:2014年02月11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