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人机对话”测试情况典型回顾和注意事项
(2013-05-26 15:18:22)
标签:
特点每一素质能力做题教育 |
分类: 公选干考试 |
一、近年“人机对话”测试情况典型回顾
2012年安徽合肥:
社区干部公选:用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试和测评中心“领导干部理论素养考试系统”进行测试,其中70个判断题,单选题50个,多选题10个,测试时间为90分钟。
区县街镇换届测评:30道情景设置题,涉及了拆迁案例、环保案例、民生案例、处理同事关系等方面的情况,比如1题“一个项目不太符合环保要求,可领导已经同意了,现在就等着开工,假设你是环保局局长,怎么处理?”同时,考试的题目和题干更为短小精炼,选择项从上次的7—8个减少到了这次的5个左右。
2011年江苏徐州:
江苏省徐州市公推公选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测试,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一人一机。此次测试的试题,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在10万道备选题库中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对被测试者的战略思维能力、应变决断能力、团结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知人善任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开拓进取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素质能力测试。要求被测试人员在90分钟内答毕。
2011年山东济南:
45分钟,10个案例,每个案例描述了一个领导工作情景,反映了需要解决的矛盾或问题,并列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措施或办法,考生要针对案例下的试题对每个措施或办法的有效程度做出评价。其中一题“某处室人员有不同的性格、能力特点,领导要采取一些办法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些办法的有效程度如何?”
二、“人机对话”应试备考其他注意事项
对此,丁老师建议如下:
——理解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的能力素质要求,并尽可能了解领导能力的理论概念和基本构成要素;
——对于当前领导干部的工作环境、常见事件案例等有较为充分的了解,熟悉领导干部正确处理问题的立场、原则、程序、方法技巧;
——对其中情境案例测试标准“对策有效性”应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有效应当是多层面的,即是效率,“快刀斩乱麻”,也是效果,能解决问题,还是效益,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等。
——对报考的领导职位的权力、职责定位和界限要有清醒的认识,掌握政策界限,遵循组织原则,依靠集体领导,不要有个人英雄主义、完美主义等认知偏向。
——简为教育丁老师还发现:
1、“人机对话”题目不固定,根据应试人对题目的回答,计算机自动对下一道题的难度和方向进行调整。这种角色虚拟、动态选题、综合智能排序的测试方式,能够比较准确地测试应试者的经验、能力、素质和潜质。理论功底不深,智商和情商不高,实际经验不足,要想得高分是相当难的。
2、答题时要注意认真审题,先研究题干的内容和暗藏的考点,如果抓不住考点和本质,盲目急着做题是不会得高分的。
3、每个措施相互之间没有关系,作答时不要对措施进行优劣排序,而要单独地判断每一项措施对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程度,若你认为有些措施的有效性程度近似,可以点击相同的等级数字。
4、并非每道题都有选“ 7”的措施,但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又符合法律政策、符合决策程序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公共价值、施政能力、民众支持率都高的措施要大胆选“7”,对于选项“1”要慎重选择;最后,要记住每3分钟做一道题,超时会自动跳到下一题,注意把握时间。
济南公选领导干部面试交流QQ群:336024465,简为联系电话:0531-82358109、8235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