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意识、非意识过程、前意识记忆、无意识、潜意识的总结

(2014-05-18 15:53:56)
标签:

心理学

心理学读博

意识

无意识

潜意识

分类: 心理学考研

本总结目的是方便大家做心理学入门的备考,不是文献综述,仅参考基本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入门书籍。

声明,这是个人观点,不是唯一标准答案,仅仅是为了方便备考

个人观点,整理后的知识点如下:

 

意识(consciousness:概念本身很复杂负责,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

1.意识是一种觉知:它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它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和、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根据意识的不同水平,把意识分为三类(梁宁建,p78;确切说,加上“意识”,应该是4类),根据其陈述的内容,应该如下所说:

非意识过程(nonconscious processes:有一类活动在非意识的范围内,很少进入意识。例如血压的调节。神经系统监控着我们的生理信息,觉察着我们生理的变化并做出反应,而我们本身并不觉知。但某些时候,一些通常是非意识的活动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例如通过练习来有意识地控制个体呼吸的模式。

我看到有人这样说:练习了瑜伽,才知道这辈子之前都不会呼吸。估计就是学会了有意识地控制呼吸模式了。

这对应梁所说的“无意识”。

 

前意识记忆(preconscious memories:只有在个体注意被吸引过去以后才能到达意识的记忆称为前意识记忆。前意识记忆在个体心理的背景上默默地起作用,直到一个需要意识的情境出现。

这对应梁所说的“前意识”。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它指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当个体无法用意识来解释其某些行为时,个体才会意识到无意识信息的存在。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三种: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

这和梁所说的“潜意识”并不对应;梁书中把直接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拿来,逻辑上和非意识过程、前意识记忆并不对应。《心理学与生活》和《西尔格德心理学导论》认为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就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

 

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是弗洛伊德的概念,是人格最深层的部分;它指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与之对应的两个概念是意识和前意识。

 

梁宁建《心理学导论》(第2版):无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非意识过程、前意识记忆、无意识。

西尔格德《西尔格德心理学导论》(第14版):意识、前意识记忆、无意识。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3版和第4版)着重论述了意识和无意识现象。

 

@vina小宇宙 :讲义上的非意识和无意识怎么区分?

答:非意识过程,涉及的心理行为现象都比较基础,如呼吸、血压调节等,行为的生理基础主要是生命中枢等原始脑;无意识涉及的行为都比较高级,行为的生理基础都涉及大脑皮层。

 

@晓婕萱 :#心理学考研答疑# 意识的种类不是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吗?讲义上怎么又变成非意识过程、前意识记忆和无意识啦?为什么没有意识了呢?感觉非意识过程和无意识是有交叉的呢?

答:这是弗洛伊德的分类。其实普心的整个思路,几乎都是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组织的,所以,讲义才分成了意识、非意识过程、潜意识记忆和无意识。

意识,本身太复杂,所以就没有包含进来(如果包含进来,也有其道理)。

非意识过程和无意识的区别,见上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