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0日
(2025-09-20 19:35:16)九一八书签
脑袋胸底两肝胆,只把初心觅浩然。
一统文章冬春夏,半毫秋籁韵收藏。
江湖风雨晋八秩,前辈流血染九乡。
几百陈年赊故帐,数千战士献国殇。
机巧何堪应识尽,秋心一片在浑茫。
注:茫茫山海:昆仑之墟何在?
“尕日塘秦刻石”被确认,秦始皇求仙问药的“昆仑”究竟在哪里?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发布会,宣布“经审慎研究,认定该石刻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矗立河源,补史之缺,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众说纷纭中,大家最为关注的莫过于石刻对“昆仑”这一中国古代传奇圣山的地理定位,从先秦到明清,昆仑都堪称“神圣之巅”,它的存在曾被认为是传说中虚幻之处,也曾在从陕西到新疆之间的山川广域之中辗转腾挪。那么中国古代的“昆仑”究竟在何方?关于昆仑的记载,最早起于先秦时代的典籍中,最初多被称为“昆仑之丘”或“昆仑之虚(墟)”,代指一片具有浓郁神话色彩的神秘领域,不仅有高耸入云、连绵巍峨的山群,更是有神兽守卫的“帝之下都”(天神在人间的都邑)。
《山海经·海内西经》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尔雅》载:“河出昆仑虚,色白”“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璆琳琅玕焉。”
所谓五大夫翳“采药昆仑”石刻上的这段史书上并未记载的神奇故事,或许正是在这一实地考察的背景下产生。
实际文献中对于昆仑的第一次官方认定出现在汉代。《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汉武帝依据玉石对比古图书,最终判定于阗的南山为昆仑山。
联句:
华夏舞鹤追秋月九一八勿忘国耻;
禹贡扬飚弄春潮七三么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