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9日
(2025-07-19 19:11:22)初
敢问青山何处寒,泉流溪水几凉闲。
难寻海岛长生梦,不见燕寨秦皇仙。
万里襟怀龙首瞰,千秋烽火攀角山。
京东镇守二郎庙,锁钥长城山海关。
注:末伏完全在立秋之后,形成“秋包伏”格局。
由此可见,2025年的三伏天属于 “短三伏”,共计30天。虽说时长较 “长三伏” 少了10天,但炎炎烈日下,暑热的威力可一点也不会打折。
唐人张守节注释道:“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从这可以看出,“伏” 字有着躲避、潜藏的含义,意味着人们要在酷热的暑天里,寻找荫蔽之所,减少户外活动,以躲避暑气的侵袭。
古人认为,“伏” 代表着阴气受阳气所迫,暂时潜藏于地下。这种阴阳交替的理念,与五行学说相互呼应。
一年被划分为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从秋到冬,遵循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的自然循环规律;而从夏到秋,由于火克金,金气无法顺利出头,只能潜伏一段时间,这便是 “伏” 的本意。
伏天气候炎热,饮食应以“多酸多甘、补气去火”为原则,可选用一些消暑粥来滋补身体,补气清暑、调理脾胃。如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冬瓜莲子粥、荷叶绿豆粥。药粥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最适宜。
还可多吃具有去火作用的新鲜蔬果,如苦瓜、西红柿等,慎食辛辣刺激、肥甘油腻食物,少喝冷饮。
《入伏》
“汗腺发达会传染
戴N95也没用
让每个人的汗腺跟着发达
皮肤上沁出的汗
可称汗珠,倒好听
一阵风拂来
拂去我额头沁出的汗珠
有几颗被拂进眼眶
使眼睛水汪汪,倒好看
小暑也有点儿不着调
把女郎的领口
敞低至乳
把女郎的长腿
露至大臀
涨红我脸啊
刚好晚霞又落在我身上
整个人
红彤彤的”
联句:
春夏秋冬苦长夏,补气去火消热;
水火金木土伏天,隐伏避盛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