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2024-11-25 17:32:52)《鹧鸪天》* 调味盐
艺术虚无痴隐禅,存活形影自得观。
酸甜苦辣寻常品,醋蘸咸盐尝味鲜。
野草生,花木间,烦事偷闲跑马川。
墨分五色水掺染,调味生鲜一点盐。
注:一代物理学巨擘李政道的骨灰归葬苏州,与夫人永远相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于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在美国旧金山家中逝世,享年97周岁。
11月24日,是李政道先生的诞辰纪念日。当天上午,李政道先生的骨灰归葬苏州,与他一生的挚爱——夫人秦惠永远地相伴在这片美丽的桑梓之地。
当日下午,“格物政道 赓续荣光”致敬李政道先生主题活动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举行,李政道先生长子李中清等亲属代表、院士专家和相关部门领导以及CUSPEA学者代表、政学者代表、李政道奖学金获得者代表、苏州部分学校师生代表、科技人才代表等600多人参加今天的活动。
活动中,苏州大学《东吴荣光—李政道先生事迹展》启动,
李政道先生亲属向苏州赠送,先生亲笔题字“苏州科技馆”。苏州回赠先生书体“细推物理、何用浮名”的宋锦作品,敬以谢意。
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这里曾是先生的祖父李仲覃的旧居。李政道小的时候,每到周末和寒暑假,他都要到这里生活。”1926年,李政道在上海出生。曾祖父李子义,是苏州天赐庄博习书院的创建人之一,后来,书院扩建为东吴大学,成为苏州大学的前身。
1994年,68岁的李政道回到苏州十中。他深情回忆,自己曾就读的东吴附中小学部并入振华女校,也就是十中的前身。游览校园时,行至被誉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的瑞云峰处,李政道还饶有兴趣地说,他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耍。在他的意识里,故乡“近水远山皆有情”。
在吴大猷的推荐下,1946年9月,时年不足20岁、正在读大二的李政道只身赴美留学。十年后,他与杨振宁合作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使两人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反复讲:“如果有机会,给苏州留一份。”1985年,他在苏州设立“李政道奖学金”,奖励高考成绩排在前三的应届高中毕业生。1998年1月,为了纪念已故夫人秦惠,李政道和家人用积蓄设立了“政基金”,惠及北大、复旦、苏州、兰州、上海交通大学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
李政道还担任着母校苏州大学的名誉教授,他曾七次到苏州大学访问讲学,足迹遍布了苏州的多所中学。
“爸爸一直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要忘记苏州是我们的家。”李中清说,家族的经历和幼年时期的磨难,让父亲对民族、对国家、对家乡的认同和眷恋愈深。祖父母的墓地位于苏州吴中木渎灵岩山麓,母亲秦惠1996年过世后,次年被安葬在东山。一湾太湖水,一家人相邻相伴。
对联:
宇称不守恒诺贝尔物理学奖;
东吴荣光李政道先生事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