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10月17日

(2024-10-17 18:32:24)

长相思父老乡亲

老眼昏,泪眸浑,中秋月下谁敲门?

游子夜归人。

戍边魄,乡愁魂,摄影冰轮子弟兵。

桂花酹英雄。

时髦感慨:

这辈子唯一拿得起放不下,就是那一双筷子;

饿了点美团狂草涂鸦,一针射半疯吼舞墩布。

注:中国古建筑上的飞檐走壁

飞檐走壁是中国古建筑中一个非常独特的设计元素,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技术,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艺术表现。

飞檐,特指古建筑屋顶的屋檐部分,尤其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因此得名。走壁则更多地用来形容轻功高手在墙壁上行走如飞的能力,它也隐喻了飞檐所营造出的空间感与流动感。

汉代的建筑风格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屋顶形式相对完善,出现了悬山顶、歇山顶和平屋顶等。汉代的宫殿建筑为了防止柱子遭受雨水侵蚀,通常会有深远的出檐,但这也影响了采光。东汉时期,屋顶坡度被调整,形成了两段折形屋顶,这不仅解决了采光问题,也使得建筑显得更加恢弘壮丽。

唐代的飞檐更加成熟,椽子的技术发展也逐渐完善,椽子由平行排列转变为扇形排列,飞檐舒展深远,正脊略带曲线,两端设巨大鸱尾,左右拱卫,屋顶坡度缓和,彰显了唐代建筑的举折特色。

北宋时期产生了中国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法典《营造法式》,它所制定的建造规则,可以看出北宋建筑的标准化和模式化已经成熟。到了明代中期,建筑样式和做法趋于规范化。明代晚期的建筑样式更为复杂,且带有装饰性。明代建筑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琉璃瓦等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变得更加广泛。

清代官式建筑翼角起翘,工匠术语称之为“冲三翘四”。飞檐的设计和构造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技术水平。飞檐不仅在美学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它还具有实用功能,如扩大室内采光面、有利于屋顶排水、保护屋脊等。此外,飞檐还承载着文化和等级的象征,不同形式的飞檐可以显示出建筑的不同等级和主人的身份。飞檐上的雕刻和装饰,如脊兽,也富含文化意义和象征性。飞檐走壁,作为古建筑中的灵动之魂,不仅承载着建筑的重量,更承载着文化的重量,是中国古代智慧与美学的结晶,是历史长河中永不褪色的瑰宝。

对联:

秦砖汉瓦三国铜雀吟七步;

唐宗宋祖一代天骄锁二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4年10月16日
后一篇:2024年10月1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