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5日
(2024-02-25 17:46:21)
万里长城天下第一关
煮一碗月光团圆,融化醉了岁梦甜。
点半星孔明灯盏,照明十六正元帆。
鹰击汉水湘江岸,沧海云端拍浪远。
铁爪囊中锁猎物,一啸冲瀚没云端。
注:角山传说关城北,六里地,群峰起处,山势巍峨,那里便是角山。
山中有座栖贤寺,当地人又叫它“角山寺”。
据说这座寺与明朝一位兵部侍郎詹荣还颇有些渊源。
詹荣,字仁甫,号角山。据《尤溪县志》记载,其祖父因参军迁籍至山海卫,詹荣便出生于此。明嘉靖五年詹荣考中进士,最终官至兵部左侍郎。角山据说就是因他而得名。
角山位于山海关城北约3公里处,海拔519米,其峰为平顶,可坐数百人。栖贤寺位于角山长城内侧,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寺中有一奇景,名为“山寺雨晴”,是角山夏季特有的景观。有时山下细雨绵绵,山中却是天朗气清,有时寺中大雨,山下却又是晴天,两处距离相近天气却截然相反,令人称奇。
明宪宗朱见深下旨,要在山海关的东城门上悬一“天下第一关”的横匾。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不敢怠慢,随即请人制成一块长一丈八尺、高五尺的匾额。如此巨匾,自然须由大手笔题写,经过一番遴选,选定进士出身的萧显。
萧显白衣银须,在长绢上闪转腾挪,纵情运笔,迅捷时如猛虎扑食,轻缓时似灵猿攀枝。再看那笔下墨痕,徐疾有致,开合有度,时而如高山坠石,时而若长空流云,雄浑的榜书一一显露峥嵘。
话说萧老先生,写到“关”字那一笔竖挑时,情急之下,抬起右脚,朝笔管猛踢一脚,才完成了那艰难的一笔。
“天下第一关”五字写罢,忽然有人说 “下字少了一点。”萧显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将一团素绢,抓成墨团猛地朝巨匾掷去。墨团不偏不倚,正好补上“下”字的一点。再看那一点,周围墨渍四溅,气韵充沛,竟成神来之笔。萧显淡淡道:“练武是为了增加臂力,吟诗是要在胸间酝酿一股浩然之气。”
对联:
詹荣别号角山传;
萧显匾额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