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9日
(2023-06-19 20:10:24)《一落索》* 将军
唯大将军彭帅。此情不浅。
衷言不改谏,道不尽、习相远。
战旗迎风招展。练兵护短。
麾百团千军万马,黄河岸,太行山。
感:李世民的宰相马周是什么人?毛主席:与他相比,姜子牙差得远了。
马周,是为初唐名臣,唐太宗李世民的股肱之臣,历史上评价不低。曾赞:“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於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於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
而尤喜读史的毛主席对他也是评价甚高,称到:“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
唐代诗人李贺曾写过一首《致酒行》言马周半生蹉跎曰: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注:马周601年出生于山东清河郡茌平一户贫困之家。幼年丧父丧母孤苦半生。为此马周也做了一首诗,内容为“古人感一饭,千金弃如屣。匕著安足酬?所重在知已。我饮新丰酒,狐裘不用抵。贤哉主人翁,意气倾闾里。”
马周因醉酒酣睡不醒,为此唐太宗曾连下三道圣旨,无奈才用凉水将马周唤醒。在见到马周并与之对策后,马周飞黄腾达,正式走上历史的前台。之后的近20年间,他屡上奏疏,直陈得失,也因此被唐太宗重用,加官进爵、名显天下。而在马周的一系列上疏中,毛主席尤其看重他在贞观十一年时的《陈时政疏》。
《陈时政疏》中,马周本着务实的态度提出:要节俭于身、恩加于人;要重视人民,与民休息;对于分封诸王,也要谨慎处之,未雨绸缪;同时也更要谨慎 用人。其中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马周在“重视人民”的观点中提出了“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在百姓苦乐也。”也就是说马周肯定了“国家的兴亡,其实在于百姓的甘苦”的观点,这一点显然是要领先时代、超脱阶级的。
648年,48岁的马周去世。唐太宗为表其功,不仅为他举哀嚎哭,更是将他陪葬昭陵。后高宗继位后,又对马周追赠职衔,配享庙庭。
马周一生出身微末,性情不羁;但是却富有才华,更是敢于直言心怀百姓,也能将问题发现于微末,从而提前杜绝隐患。想必这也是毛主席之所以尤其喜欢,称赞他才德远胜傅说、姜子牙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