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8日
(2023-02-18 16:51:35)《鹧鸪天》* 雨水(2月19日)
雨水杜鹃花燕来,北国杨柳望河开。
百家墒种千苗麦,万亩良田两季载。
岁三变,冠易霾,金箍棒打妖精败。
牛郎撒下银河网,织女逮冠遁地霾。
感:苏轼这首词缺了个字,让古人百思不得其解,现代网友纷纷大显身手
有一种诗,叫缺字诗;有一种词,叫缺字词。每读到此作品,都纠结得很。想填上缺字吧,自己水平不够;不填上吧,总觉得读的时候少了个字,实在是“抓心”得很。
昔日,苏轼、佛印、黄庭坚、秦观同游,在一寺院的墙壁上看到有人刻写了一首杜甫的诗。唯一遗憾的是,墙上的诗有一个字因年代久远看不清了。于是四位大才子便决定每人为它填上一字,看谁填得更牛?
秦观填个“嫩”,黄庭坚填个“老”,佛印填了个“落”,苏轼填的是“润”。
注:翻看典籍,查找杜甫的原诗《曲江对雨》: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原来是一个“湿”字。由此可见,在任何时候补缺字都不是件易事,也有一个极好的例子,东坡《沁园春》: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
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
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此词真个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宋代著名词评家孔凡礼、当代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等还有多位古典文学研究学者,都硬是没能想到合适满意的字。
若填的是“恁”字。表示相思之深。但平仄有些对不上。
或填的是“若”字。同样是不尽如人意。
录杜甫《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