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12月09日

(2022-12-09 19:34:18)

千古名篇为哪家

砸缸故事童谣话,资治通鉴编纂家。

遇舞女怦然意马,西江月词为谁发。

糟糠不下堂原配,反对安公石变法。

所作寄托国策驾,返朝庭辩重新衙。

感“”司马光巧遇美貌舞女,怦然心动,写下了一首情词,成了千古名篇。

一部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将司马光推到了大众面前。不过与在历史上的高大上形象不同,电视剧中的司马光却成为了徽柔公主与怀吉之间爱情悲剧的促成者,这也为我们展现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

而在历史上这位以守旧著称的文人还曾有过巧遇舞女并为此写下了一生中唯一的一首情词,还成为了千古名篇。

《西江月》: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特别的朝代。虽然对外屡有称臣、纳贡、求和之举,未免有失汉家豪气,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却是宋朝时我国的文化达到了极盛。流连于歌舞之中的文人雅士,一如柳永等更是数不胜数。

但司马光却像是一个另类,他严肃、刻板、节俭,从不逾规,生活中的爱好就是读书、做学问。

可作为官僚,应酬自然就少不了宴饮,少不了歌女助兴。

在某天的一次宴会上,在一个深院里,这样一个书呆子形象的司马光就这样怦然心动了。借着酒力,一首《西江月》就这样自司马光心中成就。

 “一见不如不见,多情却不如无情了”。毕竟酒醒之后,留下的只有追思与怅惘,只有那一轮高挂的斜月了。

而这“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之句,也凭借这种真情实意的情感流露,看似矛盾的心里描写,却成为了无数人引用的千古名句。

注:司马光一生之中曾有过两个儿子,但无奈都早夭而亡。糟糠之妻不下堂,他过继了侄子为嫡子。妻张氏曾为司马光张罗纳妾,可司马光像是个木头人一般不看,反而还闹出很多笑话。也曾直接将侍寝丫鬟呵斥赶走,张氏无奈之下也只能随着丈夫这般。

司马光一生,他都是一夫一妻的践行者。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司马光的心无旁、专一、专情。至于《西江月》词是否为舞女所写,答案似乎也已一目了然。细读这首词,极有可能是司马光的寄托之作。

当时是在宋仁宗赵祯时期,由于王安石决意变法,而身为皇帝的宋仁宗也支持王安石的作为,于是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一度被宋仁宗安置到地方为官。

而这首词就是在这段时期创作出来的,司马光渴望重返朝堂,推行自己的治国之策,可现实却又让他求而不得。情景如对舞女那相思一般无二。

这首他一生中唯一的情词,其实无论是否为寄托所作,都已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展现给了我们。而这也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司马光吧。至于《西江月》之词,也因为轻倩婉丽,笔墨精妙,真情流露而成了千古名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2年12月08日
后一篇:2022年12月10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