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士”“硕士”“博士”的由来

(2010-11-01 10:59:49)
标签:

博士

硕士

学士

文化

分类: 文学常识

    学士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于周代。最早的含义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之人,后来逐渐演变为官名及文人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唐朝时,学士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甚至可以参与朝政。如大诗人李白曾做过翰林学士。到了宋朝,一经授翰林大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学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

    硕士  “硕士”一称始于五代。在古代,硕士通常是指德高望重、博学多识之人。古代常用“硕老”、“硕儒”来称呼那些博学之士。现代的硕士是高于学士而低于博士的一种学位。

    博士  “博士”一词源于战国时代。秦始皇时,博士做政府顾问。博士是一种官职,又都是一些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人。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称作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在我国,现代的博士为最高一级的学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