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始儒学与王阳明心学

(2017-01-23 09:02:21)

“原始儒学”与王阳明心学(前言)

“原始儒学”与王阳明心学从本质上说是完全相同的东西,它们和其他的学术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们是以修行为根本,明了了心的本质就是宇宙。

    中国为什么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唯一幸存者?中华民族用了什么样的治国方略使我们的民族保持了一脉相传?中华文化没有断流的奥秘在哪?这种治国方略今天是不是还适用?如果用于企业经营是不是能够使企业长治久安?

这套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核心究竟是什么?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而不是鼻祖 《论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这里是说孔子、老子、彭祖相信古人,尊重古人,喜欢向古人学习,他们的学说是从古人那里学习来的,不是他们自己的创作。
   
追根溯源孔子、老子、彭祖的学问都是一致的,因为大家都是从古人那里学来的。
   
那么,古人的学问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先秦诸子的共同的老师是上古真人,而上古真人又是法于阴阳,从宇宙的阴阳运动之中得到启示,就是《道德经》所说的道法自然
《黄帝内经》的法于阴阳和《道德经》的道法自然;《法言·君子》也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周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阴一阳就是整个宇宙,它的本体就是“道”;我们的心全面承接宇宙的一切就是最大的善;当我们的心和宇宙万物合为一体的时候,我们的心没有任何妄想,完全是本来的状态,这个就是本性,也叫自性。                                                                                                                                                                                  
  
《孝经》云:“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也是说人的行为必须以宇宙自然的规律为准绳,这就是天人合一,这就是儒学的源,也是道学的源,也是彭祖丹法的源,是中国国学最原始的东西,所以我们称为“原始儒学”。

“原始儒学”。以破译河图、洛书建立“天人合一”体系为起点,发现了《大学》蕴藏的一切事物运作的“万能办事程序”;揭示了《中庸》蕴藏的一切事物运作的“万能执行方略”。三者珠联璧合为一揽子解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一切问题的“宇宙万能系统”!

 

图解儒学

河图宇宙结构http://s14/mw690/001VNqkIzy78cJqjt2B7d&690


河图宇宙结构与国家的行政区域的划分

http://s4/mw690/001VNqkIzy78cJv4agr53&690

http://s1/mw690/001VNqkIzy78cJvf8as80&690

http://s11/mw690/001VNqkIzy78cJvpsBI1a&690

http://s5/mw690/001VNqkIzy78cJvARFi04&690

http://s16/mw690/001VNqkIzy78cJvMUiz2f&690

http://s7/mw690/001VNqkIzy78cJvYGMKe6&690

 

我们老祖先 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理念,集中的体现在了三纲五常里面。

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http://s3/mw690/001VNqkIzy78cJzyHPsa2&690



http://s10/mw690/001VNqkIzy78cJzp26R79&690


http://s1/mw690/001VNqkIzy78cJzg5SU70&690

理是天地人三才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

 
三纲五常,的人文秩序,就是模仿的宇宙法则,是小至修身,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纲领。
   
这个根本纲领,决定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于我们民族的长治久安。宇宙的运动规律是由产生、发展、壮大、成熟、盛极而衰、最后消亡,那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是不是也必然经历这样的历程呢?显然不是。
   
我们身心事业往往中途出现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管理程序和执行方略存在问题。
  
《原始儒学》以破译《河图》《洛书》建立天人合一体系为起始点,同时发现了《大学》蕴藏的一切事物运作的万能办事程序;《中庸》蕴藏的一切事物运作的万能执行方略;三者珠联璧合为宇宙万能系统
  
《河图》《洛书》首先是宇宙学,它诠释的是宇宙结构、运动、生成、演化的完整的宇宙学体系,同时还是人天密码,《河图》《洛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诠释了天人合一论;《大学》是学,道是宇宙万物和我们心灵的本体和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我们从《大学》中总结出了万能管理程序;《中庸》是修道的方法,就是符合的做事情的方法,就是怎样执行和落实万能管理程序的方法,从《中庸》中总结出了万能执行方略,这里面自然包含积福造慧法保富法等等转运法
  
天人合一论” 万能管理程序” 万能执行方略三者合起来就是普遍解决一切问题的宇宙万能系统。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德一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学,彻车)
万能管理系统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上至国家,下至家庭管理的最佳模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由内心到外部世界治理次序,身心世界一体,心物一元论,天人合一论。
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是见道窍诀,就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王阳明四句教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格物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格物致知是分清事物的善恶美丑,轻重缓急,从而进行不同的取舍应对。
二是格除物欲,就是祛除我们的私心杂念。 
其所谓格物致知,格物诚意,格物正心,格物修身,格物齐家,格物治国,格物平天下。格物乃万善之首要,纵欲乃万恶之根源
此格物之法,乃一部《大学》之机枢,全篇画龙点睛之妙笔,乃大圆满直断窍诀无二无别之法也。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王阳明四句教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钱穆: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变化气质的问题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