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儒学与王阳明心学

“原始儒学”与王阳明心学(前言)
“原始儒学”与王阳明心学从本质上说是完全相同的东西,它们和其他的学术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们是以修行为根本,明了了心的本质就是宇宙。
这套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核心究竟是什么?
《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黄帝内经》的“法于阴阳”和《道德经》的“道法自然”;《法言·君子》也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阴一阳就是整个宇宙,它的本体就是“道”;我们的心全面承接宇宙的一切就是最大的善;当我们的心和宇宙万物合为一体的时候,我们的心没有任何妄想,完全是本来的状态,这个就是本性,也叫自性。
“原始儒学”。以破译河图、洛书建立“天人合一”体系为起点,发现了《大学》蕴藏的一切事物运作的“万能办事程序”;揭示了《中庸》蕴藏的一切事物运作的“万能执行方略”。三者珠联璧合为一揽子解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一切问题的“宇宙万能系统”!
图解儒学
河图宇宙结构http://s14/mw690/001VNqkIzy78cJqjt2B7d&690
河图宇宙结构与国家的行政区域的划分
http://s4/mw690/001VNqkIzy78cJv4agr53&690
http://s1/mw690/001VNqkIzy78cJvf8as80&690
http://s11/mw690/001VNqkIzy78cJvpsBI1a&690
http://s5/mw690/001VNqkIzy78cJvARFi04&690
http://s16/mw690/001VNqkIzy78cJvMUiz2f&690
http://s7/mw690/001VNqkIzy78cJvYGMKe6&690
我们老祖先 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理念,集中的体现在了三纲五常里面。
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http://s3/mw690/001VNqkIzy78cJzyHPsa2&690
http://s10/mw690/001VNqkIzy78cJzp26R79&690
http://s1/mw690/001VNqkIzy78cJzg5SU70&690
理是天地人三才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
三纲五常,的人文秩序,就是模仿的宇宙法则,是小至修身,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纲领。
①《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德一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万能管理系统
①大学之道
②在明明德
③在亲民
④在止于至善
⑤止而后有定
⑥定而后能静
⑦静而后能安
⑧安而后能虑
⑨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上至国家,下至家庭管理的最佳模式)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由内心到外部世界治理次序,身心世界一体,心物一元论,天人合一论。
①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是见道窍诀,就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王阳明四句教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一是格物致知是分清事物的善恶美丑,轻重缓急,从而进行不同的取舍应对。
二是格除物欲,就是祛除我们的私心杂念。
此格物之法,乃一部《大学》之机枢,全篇画龙点睛之妙笔,乃大圆满直断窍诀无二无别之法也。
②知至而后意诚
③意诚而后心正
④心正而后身修
⑤身修而后家齐
⑥家齐而后国治
⑦国治而后天下平
王阳明四句教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