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淞沪会战中,中国调集部队曾多达七十个师,为什么还是守不住?

(2017-02-06 09:50:14)
标签:

军事

历史

分类: 虎部队(节选)

https://p3a.bytecdn.cn/large/15a10000df42411eec4a?imageView2/2/w/1060/h/596

 

(电视连续剧《长沙保卫战》,园部)

过去第十一军总部与各师团之间不是没有出现这样那样的分歧。不过冈村比较细心周到,经常会主动到一线师团的司令部去沟通思想,对各师团长的特长和个性也拿捏得住。园部做不到这一点,而师团长们又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会通过直接接受参谋本部或“中国派遣军”的命令,来绕过第十一军总部的限制。

你说要短切,我偏要重攻,彼此都不卖对方的帐。当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少将来到南昌视察时,他的观感是第十一军总部“有些悲观”,第三十四师团司令部反而“信心很足”。

由于想法不一致,仗还没打,赣北日军就与他们的总部出现了貌合神离的状况。冈村在任时,每次开战前夕,他都要乘坐飞机、汽车乃至汽艇,尽可能地遍访各参战师团,在鼓舞军心的同时,顺便掌握前线实情。这次不同,负实际指挥责任的园部自始至终都坐在汉口闭门造车地下命令,赣北参战的师旅团长们也毫不在乎,各自为战,各事战功,这种“轻浮疏忽”的举动,无疑触犯了兵家之大忌。

 

https://p3a.bytecdn.cn/large/153200069cf6896abe22?imageView2/2/w/1056/h/596

 

(电视连续剧《长沙保卫战》)

按照计划,第三十三师团、第三十四师团及第二十旅团从北、中、南三路实施分进合击。一九四一年三月十五日,南北日军率先启动,这两路日军负责对第十九集团军翼侧的部队进行攻击,把它们压向中路,最后在被视为赣西北中心的上高完成合围歼灭。

战斗开始不久,北路设防的第七十军接到命令,要求其一部留下进行侧击,一部后撤至上高以北加入二线兵团。

虽然看上去只是简单的一道命令,但它反映的却是战略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直至南昌会战,中国军队采用的习惯性打法,都是一线展开的传统单线布防。单线布防需要填充大量军队,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就调集多达七十个师,把整个上海防线都全部塞满了。

这是抗战早期的标准战略思想,它的好处之一是开始可以防较长时间。可是在现代战争中,几乎没有什么防线是不可能被突破的,一旦一线阵地被突破,往后面去便不堪设想。淞沪会战是一溃千里,从上海到南京这一段几乎找不到较强的完整部队来继续设防。南昌会战也一样,当日军攻破前沿阵地时,罗卓英手中都没有援军可用以堵塞漏洞,及至日军即将兵临南昌城下,那么重要一座城池,城里居然仅有保安队和少量警察,奉新等要点则干脆只有警察可供维持秩序。

 

https://p3a.bytecdn.cn/large/153400045ec90bd563b1?imageView2/2/w/1059/h/593

 

(电视连续剧《长沙保卫战》)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该守的地方没人守,一些对全局不起关键作用的地域,因为兵力正好充足,又往往守住了。一位对正面战场做过认真观察的驻华美国武官分析说,中国军队往往会轻易放弃那些只要几千人就能守住的阵地,反而在一个理论上不能防守的地方会死守好几个星期乃至好几个月。

这位武官对此表示无奈:“他们硬要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打,为这个着急是没有用的。”但其实很多时候,也并不是中国人一定想这么打,是打着打着就成这样了。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虎部队》)

实体书《虎部队》已出版上市。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